文章的写作方法大体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类。记叙、描写、抒情是形象思维,属于感性范畴,它是文学作品的内核所在,小说是运用记叙、描写的典型,诗歌则是抒情的典型。议论、说明是逻辑思维,属于理性范畴,它是科学作品的内核所在,政论文章、科学论文和产品说明书便是其中的典型。公文要用到记叙、议论、说明,但很少用到抒情,除非是领导在动员时、庆典时的讲话,或者是贺信、贺词之类,偶尔会用上一点,基本上没有用到描写的时候。公文的记叙也不象记叙文中可以灵活运用顺叙、倒叙、插叙、旁叙、转叙,它用的多是顺叙、平叙、概叙。公文的议论也不像议论文中追求逻辑的严密、气势的恢宏,它追求的是说理的实在、事实的无误。公文的说明也不需要象说明文那样细述无遗,它仅仅是根据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说明即可,如规章的名词解释部分就用说明的方法。 公文是一种工具,要求它必须体现职能,注重实用。公文有法定效力,要求它必须条理清晰,表达严谨。公文是一种特定文体,要求它必须文字平实,准确简练,文风朴实。公文姓公,一切要想在公文中体现个人价值,卖弄文字技巧的想法都必须去除。好的公文应该达到只见事不见人的境界,达到无我的境界。 之三:公文写作的四大要点 公文写作是职务行为,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工作。如何把公文写得更好,对促进工作更有利,值得研究。根据公文的特点,我以为,在公文写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想清楚。公文写作,主题是第一位的,技巧是第二位的。这一点与写其他文章没有什么区别。在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写这篇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在哪里?重点、难点、焦点在哪里?如何去解决问题?有什么办法和措施?把这些问题都研究清楚了,文章的主题也就确立了,重点也就明确了。所谓胸有成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管哪类文章,思路必须清晰,主旨必须单一,议题必须集中,观点必须鲜明。否则,思维混乱,必定导致写作的失败。 二是讲明白。想清楚的事情,要把它准确无误、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不能因为表达的原因而把想法给歪曲了。把形势讲明白,把道理讲明白,把问题的原因讲明白,把措施讲明白,该突出的重点要突出,该强调的意见要强调。公文是用来执行的,你表达得越清晰,越便于执行。 三是有特色。公文虽然自成一体,是一种格式化的文体,但也不能呆板得象一块石头。公文的特色体现在内容之中,也体现在文字表达之中。有特色,从大的方面来讲,要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从小的方面来讲,要有工作特色、单位特色;从细微的方面来讲,要有行文特色。好的公文,内容上要特点鲜明、亮点纷呈,表达上要自然生动、引人入胜。特别是调查研究、经验介绍之类的文章,更要体现特色。否则,形似枯槁,味同嚼蜡,没有几个人愿意看下去的。 四是可操作。写公文不是写文学作品,可以发挥想象力,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公文是一种交流和管理工具,其中涉及的内容,不但要求事实清楚,理由充分,论述有据,而且必须强调可操作性。否则,文章尽管写得很好看,但中看不中用,于事无补,于世无益,就失去了公文的本来意义。因此,公文要实在可行,力求避免空泛,要坚决摒弃满篇都是正确的废话、空洞的套话、真实的假话的八股文风。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