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积累资料。有时要求你在短时间拿出文稿来,如果没有日常的积累,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平时要注意积累资料。各种素材,只要与工作有联系的,都要留心积累。直接的、间接的,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外地的,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凡是能搜得到的材料,都可以分门别类地积累起来。这样,一旦要用时,可以随时调用,文章也会生动活泼。现在是网络社会,互联网上有好东西,有些资料可以上网搜索。电脑也是一个好工具,有用的资料可以随时存起来。看到好的句子、新的提法,动动手,把它摘下来,既积累资料,也提高水平,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有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如果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合理组织材料,把别人新颖的提法、精彩的文字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来,没有人会说你是抄袭的。如果你不动脑筋,囫囵吞枣,整段整段地抄人家,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积累资料也要动点脑筋。 六是注重基础。文章不但要有思想性,还要文句通顺,表达到位,词采文采时有彰显,能吸引人,使人能看得下去。有的人写文章,把几个句子硬拼成一句来写,你看的时候,意思是知道的,但总觉得别扭、难受。这就不好了。因此,要从字、词、句、章入手,夯实基础。从词语的搭配到修辞的运用,从标点符号到体例格式,从数字运用到字体设定,都要十分注意。有时候,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字功底。一篇文章写得如何,并不一定要等读完整篇文章才能作出判断,一般情况下,前面、中间、后面大致看一看,挑一段认真看一下,就可以大体断定文章的质量了。写作基础不好的人,可以挑选一些经典文章,一遍遍地反复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另外,看报看文件看材料时,要多留心,注意各种提法和词语搭配。多看了,功到自然成,写作的基础也就扎实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