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 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属于告知性、指导性公文,从行文方向看,是一种下行文。 通报按其内容与作用,可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三种;按其表述方式则可分为直述式通报、转述式通报两类。转述式通报相似于转发类通知,通报正文不直陈事实、情况,而只是针对附件(下级单位或外单位送来的情况报告、调查报告、通报、总结等来文)所反映的事实、情况,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处理意见。 5.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的发文和受文机关之间,不管机关大小,无论级别高低,都不存在职权上的指挥和服从的关系,相互行文,只能用函。函的正文,直陈其事,不客套寒暄。摆出缘由后,就直接表明意图(即事项),一般不涉及其它。文字简约,篇幅短小。 6.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会议纪要有 专用的眉首,定期召开的会议,可以用专用的“眉首”。如:××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特定的版头,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无主送机关,在“版记”的“抄送栏”内,写一“发”字,后着冒号,再列出需要送达的机关名称。 会议纪要中的议定事项是贯彻的依据,有政策性,因此表述要准确、具体。如对某项工作,是“同意”还是“原则同意”,就不能马虎。 7.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只向本机关的直接上级发出,是陈述性、汇报性的上行文。 这里重点讲一下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重在汇报已做了哪些工作,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打算如何做。在篇幅上通常比其它类型的报告要长,须注意恰当安排层次结构。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逐层陈述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小标题统率并分而述之。工作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简要陈述工作概况和基本做法; 主要成绩和经验体会:具体陈述工作的过程、措施、结果和成绩,并进而从工作实践中升华出理性的认识,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存在问题和基本教训:写出工作的缺点和不足,并从中分析出根本原因; 今后打算:简明扼要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建议。 报告的结语通常以呈请语“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作结。 工作报告与总结的区别: 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与工作总结是一致的,其相异之处在于:总结非正式机关行文,不一定公之于众,主要用于指导今后工作,故内容侧重于经验、教训、体会,写作时主要运用分析论证等方式;报告则是向上级机关正式汇报工作的公文,主要让上级了解情况,内容侧重于摆出客观情况、问题,写作时主要运用叙述,不作过多分析。报告除应更加简明扼要外,还须严格依循固定的公文格式。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