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如何写采访稿兼谈口述历史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摘要: 多年的经验告诉笔者,采访类文章,比较难写,要写的出色,需要精心策划。 一、精心策划采访提纲 (一)采访提纲的定义 采访提纲,说起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二、怎样写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 …… 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将完成的采访稿寄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三、口述历史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实践

本人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这几年主要从事地方口述历史的采集和整理工作,现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和有关口述历史的知识把我们工作实践中的方法、体会整理如下。

(一)认真开展口述历史工作

1、什么是口述历史

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从广义上讲,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人类对历史的记录,在语言出现以前,只能是物传,从遗物看历史。语言发明以后,增加了言传,从口耳相传中获得历史知识。文字发明以后,增加了文传,以文字记录历史。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即是。录音、录影设备发明以后,记载历史的工具又增加了音传、像传。也就是说,从物传—言传—文传—音传—像传,人类记载历史的手段不断演进。

狭义地说,口述史出现于 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但很少有学者和机构专门做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许多历史亲历者因为年龄过高离开人世。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是在录音设备发明以后,运用音传、进而运用像传手段记述历史的方法。因此,从工具运用角度而言,口述历史的出现,由记文到录音、录像,是历史学领域的一大飞跃。从历史记录的广度而言,口述历史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人类活动无比繁杂、丰富,即使再详细的文献、档案,也只能记录下极为微小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以往的档案、文献,比较偏重于记录统治阶层的活动,偏重于社会精英的活动,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对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妇女生活记录较少。即使有,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个案记录。在普通民众史、社会生活史、妇女史、少数民族史、城市史、社区史、灾难史等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口述历史可以驰骋的空间很大,它可以给那些原来在历史上没有声音的普通人留下记录,可以给那些在传统史学中没有位置的事件开拓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史学主要是统治阶级、精英人物的领地,口述历史则向民众敞开了大门,有一种史学向下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人预测,口述史学将成为未来治史的主要方法。

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各省党史研究室也较为普遍地采用这一方法来征集党史资料。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口述历史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法律与道德等问题在国内都未形成共识,在党史系统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尽管这方面的成果已经不少,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一些已经发表的口述史料,还不能让史学工作者放心地利用。

口述史学在英文中叫Oral History,或者称History by Wordof mouth。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来的,之后被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奠基人、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教授加以运用并推广。

所谓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口述史并不是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就是一人说,一人记。而是一种将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形式。即通过调查访问,用录音设备收集当事人或知情者的口头资料,然后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文字稿。

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口述史,一方面,口述史是通过口述完成的,但口述资料并不等于口述史,口述资料是否具有史学价值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课题的选择和把握这些资料的史学家的素养。即口述史是受访人和访问人的共同创造,包含了史学家对选题的设计、采访的组织以及对口述资料的加工和整理。另一方面,口述是史学研究中可以普遍使用的方法,但仅仅是引用口述资料做专论的史书还不能看作是口述史,它只是将口述方法纳入传统史学,史学家仍然是撰写历史的主体、历史的代言人。而典型的口述史应是史学家退居“幕后”,让事件的参与者本人直接进入历史前台,扩大史学研究的话语空间。让普通人进入历史,在文本形式上也应呈现其“历史的主体”的特点。口述史应是一个体现口述特点的完整过程,研究者在采访、收集、整理、编辑成书的过程中,应将口述人或口述所反映的事实放在重要位置。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7-23 09:27
  • 4
    粉丝
  • 1045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