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如何写采访稿兼谈口述历史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摘要: 多年的经验告诉笔者,采访类文章,比较难写,要写的出色,需要精心策划。 一、精心策划采访提纲 (一)采访提纲的定义 采访提纲,说起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口述历史在传统的以文字档案写史的主流外,成功开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口述记录也有缺陷和不足,如:资料搜集耗时,受限于口述者记忆的好坏,多少都带有个人观点等等,但口述资料仍不失是一项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偏见与主观正好反映叙述者的历史立场)。其实,口述历史的应用增加了叙述历史者的数目,扩宽了历史叙述的视线,亦直接打破了历史叙述可能出现的一元性及垄断性。口述历史把历史叙述权扩展。把历史自上而下的叙述方法改变,转移了历史研究的重心,为历史研究开拓出新的探索空间,同时也对曾被忽略的阶层及群体加以重新认识。口述历史的应用在近年来变得广泛,也令历史研究变得更多元化、民主化。所以,口述历史其实不仅仅只是一门历史技法,它还是一种理解人类历史的新立场和态度,并可与文献历史互补长短,增加历史知识的丰富度。

口述史首先是声音的历史,是由口述收集者提问,口述者回答而产生的对于口述者亲历亲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回忆;其次,在现代意义的口述史中,这些声音是借助于录音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第三,由口述工作者将这些声音的资料整理成文字资料,供研究使用,对此著名史学家戴逸先生曾高度概括为:现代口述历史“是应用录音录像设备,把原始资料完整保存下来,再整理成稿”。由此可见,日记、自传和回忆录虽然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不属于口述历史的范畴。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是一位准备充分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彼此的问与答。因为亲身经历者所述说的环境,所讲出的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往往是别人不易领会到的,比从许多间接材料搜集拼凑的传说更加真实、具体、生动。口述历史正是沾了口述人亲历、亲见、亲闻的光,大多为第一手资料,便更加具体、细腻、生动。当事人口述所经历的过程富有现实性鲜活性和权威性。

正是基于以上的特点,我们更要重视和加强搜集口述历史。

(2)口述历史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具有明确的地域性和史料性等特征。内容涵盖一个地区的天文、地理、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各个方面,是该地区社会历史沿革的原始记录和历史见证。而其中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乃至一个社会群体的风情民俗、人文景观,能揭示他们在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共同特征和发展历程的最宝贵的、最为真实的原始史料往往在正史文献上没有记载或语焉不详,给区域文化研究者的工作造成很大的缺憾。

自60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了“由下而上”的“新史学”浪潮,过去一些不被重视的题材,如妇女史、劳工史、都市史等,成为研究的新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区域文化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地区的社会变迁、宗教信仰、家族结构、婚姻与妇女、民风民俗、当地史迹文物、地名考证以及文化活动等方面,从内容上严格来说都是属于当代世界新史学的一部分。由于接受研究的这些客体(objective),大半属于正史里面的“无声族” (voices)。相关的文字史料极端缺乏,不容易作深度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口述历史发挥出其独特的功用,成为“新史学”的重要研究利器。因为口述历史可以称做是一个地域“活的历史”。通过民间的口述访谈工作,能够将这些在该地域普通民众中广为流传的、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生产生活用具、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的细节等显露出来,成为官方正史资料的重要裨补。

口述历史对于地方文献资料具有辑佚、补遗、缀合作用,可以校勘、考订、鉴别其真伪、考索其源流和特征,将文献资料与口述历史资料配合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这些资讯往往是揭开历史谜题的要素,也有助于剖析隐含在历史事件下的脉络意义。口述历史内容或许结构松散,访谈素质亦参差不齐,有的口述之事因记忆原因亦模棱两可,有待考证。但这些访谈口述资料在文献资料贫乏的地方史研究中,就弥足珍贵,成为区域历史研究的重要资讯,毕竟要有基本史料,学术研究方能深入下去。

作为保存、积累、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为区域文化研究服务的地方文献工作不仅不能忽视口述历史的作用,相反应把它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文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职责。应加大力度投身于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和整理中。现实给我们提供了制作口述历史的条件,我们应把握住机遇,努力把口述历史工作开展下去,为地方文献资料收集,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研究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口述历史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实践

1、口述历史工作的必备器材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工作倚重科学技术的地方很多,所以在器材方面经常会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而做适当的调整。以往采集口述历史资料的器材一般选用带式、盘式、卡带式录音机,或采用录影机。由于口述历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使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一定规模,满足研究者的需要。所以器材需要的是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最好能价格低廉,才能使更多的口述历史工作者能投入到口述历史工作中来,因此往往选用物美价廉的手提式卡带录音机,但它存在录制的声音质量一般、录音带保存困难等缺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码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声音质量有保证而且物美价廉的录音器材不再是个梦想。数码录音机和数码摄像机的出现使广泛开展口述历史工作成为可能,并迅速成为口述历史工作者的首选器材。其在录音质量、录音时间、录音使用、复制使用、携带上的方便、口述历史抄本的后期制作、影音文件的存储和价格上与以往的器材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其他辅助设备还有计算机、照相机也是必不可少的器材,计算机的存在可以大大方便后期抄本的制作,照相机可以纪录被采访者的直观形象和与本口述历史有关的相关史料。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7-23 09:27
  • 4
    粉丝
  • 10460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