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拟出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就像一张完整的“施工建筑图”,它能够将腹稿变成一张清晰明快的文章结构图展现在你面前,使你一看就明了。这个方法很管用。执笔者一定要养成拟写提纲的好习惯。提纲拟出来了,文章的骨架也就搭成了,接下来只管往里面补充素材就是了。 切实把握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因人而异,主要是个写作习惯问题。经验丰富的同志都知道如何下笔,怎样下笔,从何处写起,我认为应把握如下原则步骤。 下笔一气呵成不停顿。所谓一气呵成,就是一口气写完。只要你充分占有了管用的资料,快速写作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时,静下心来进行写作,就会很快写成。值得提醒是:写者一定要精力高度集中,始终保持顺畅的写作思路。不论你怎样写,决不能被文中难点阻碍。写作中遇到不熟悉的事例、典故、数据、不会写的字,一定要跳过去,不去管它,先把文章框架搭起来。写文章最忌讳的就是半路停下来,因一词一字阻塞了思路,打断了文气。对于逻辑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措词是否恰当,都不要管,等写完之后,再回过头来修改。经过反复修改,就会“得气”。总之,写作中一定要趁热打铁,千万不要停顿,一停、一顿就凉气了,再续写就费劲了。 从关键段落开始着笔。可打破文章的写作顺序,先写关键段落,或写难点的章节,或写最易的部分,而不一定非要按照文章顺次从头写到尾。最先写这部分,是为了抛开杂念,集中精力,利用最佳的写作状态,直接写出最精彩的部分,从而使整篇立马成章。我写作就有这个习惯,哪一部分好写就先写那一部分。比如:写经验材料,我经常采用写新闻的办法,先把结果部分写出来,再写具体的做法和经验。哪一部分(段)好写,就先写哪一部分,最后,一通稿就行了。 追求兴趣最高点动笔。什么是兴趣的最高点,就是写者灵感达到了顶点。表现为头脑特别清醒、思路非常清晰。这时动笔,很快就能成章。写文章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深化认识的过程。可以说,对事物的认识深刻了,写作的兴趣自然会高涨起来。这时动笔,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神。近几年,我在《办公室业务》、《应用写作》、《秘书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现代文秘》、《秘书工作》、《当代秘书》等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有10多万字。他们问我,你怎么写得那么快?我说,我所写的文章都是我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愿意动笔。否则,就懒得动笔。那年,我在《现代企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烟台张裕公司厂务公开的文章,题目是《依靠职工 活力大增 企业长足发展》。采写时,就是因为该公司在厂务公开上有独到之处,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就去采访,结果很快就写成了。 常用文稿应提前动笔。比如:写工作总结,你就可以提前动笔,不要等到点了再写,到点了再写就晚了,提前把工作总结简略地写出来,涉及的有关数字、事例可以空着,待准确的数字和合适的例子出来(下面上报的材料)再补充进去。不等年底你就写好了工作总结,修改的时间充裕,等领导要(上报)时,拿过来修改一下就成了,一篇总结很快就成型。你这样做了,领导就会信任你、夸赞你。我在单位工作这么年,各种总结写了不少,不论写什么样的,我都是提前动笔,不等领导要,我就提前写出来了。每年5月、10月,我就将半年和年终工作总结写了个差不离。相对来说,写得就快。不会因为年底工作多而手忙脚乱的。假如你不这样做,你就会感到很疲很累。 反复进行修改润色 就是对初稿完成后的那种必要的加工和润饰,就像对待要出嫁的女儿,在临行前,对她进行精心打扮一样。对文章来说,就要进行修改润色、修饰,使其更加美观、动人。因为初稿只是个毛坯,需要经过打磨、去锈、电镀、上光,才能成为精品。修改主要包含增、删、调、改。增,就是增加补充,凡有思想、文字表达上的疏漏不全,间隙明显存在凹缺,均须增补;删,就是祛除、抹去。凡属思想、文字在表达上成为“闲笔”、“冗”字,显得罗嗦,累赘者,即须删除;调,就是调动、调整。就是在原有内容、文字表述范围以内的“自我调节”;改,就是更改,变动。凡内容文字在表述上有不正确、不全面、不周严、不妥当的地方,都需进行改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