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加强文字修养最有效
王建国(文电处处长):我向来认为,结合本职工作加强文字工作是提高文字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叫以文字服务工作,以工作锻炼文字,二者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几年来,我们文电处从“三个体现”抓起,使处内同志的文字修养不断加强。一是体现一个“爱”,就是爱岗敬业。文件的校核和拟办意见的起草,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就会让人感到枯燥而单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着力培养大家的工作兴趣,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把文字水平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志,评选岗位能手。二是体现一个“学”字,就是勤学习、善积累。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个人学一点、每周集体学习一次、每月个人总结一次、每年开展一次全市党委系统文秘人员培训班。“四个一”活动的开展,在全处营造了浓厚的研究写作、加强文字修养的氛围。三是体现一个“思”字,就是勤于思考。我们要求处内每位同志不要成为“二传手”,只管收收发发,而要在处理公文的时候多动脑、勤思考。每当有关部门代市委起草的文件交到文电处以后,处长、副处长和制文人员都要聚在一起“会审”,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和修改。通过这“三个体现”,有力地加强了全处同志的文字修养。
董国新(综合一处副处长):我们都知道,“善作不如善改”。曹雪芹修改《红楼梦》,给我们留下了旷古佳话。他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贫病无医、幼子夭折的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坚持“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因为如此,《红楼梦》仍是迄今无人超越的文学高峰。许多文坛大家也都强调过修改的重要性,如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或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也说:“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可见,一篇好的文章,都是作者精心修改出来的。做好文字综合工作,提高文字修养,在认识上,首先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必须具有“每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敢于找差距,善于知不足,时刻牢记“艺无止境”这个道理,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跨越。在方法上,应养成不厌其烦地修改自己文章的好习惯。推敲文章的立论是否站得住脚,推敲文中的关键字句是否恰如其分,推敲所提的政策建议是否切实稳妥,注重研究领导审改文稿时所做的修改等,对文稿质量的提高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赵俊企(信息处处长):我从事信息工作多年,深感要干好这项工作需要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但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识积累不够。才疏学浅难免捉襟见肘,没有扎实的学问来支撑,哪能有好的文笔?学界泰斗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才会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美妙境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钱钟书的《管锥编》、王元化的《思辨随笔》,无不是旁征博引,左右逢源,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而且想象丰富、出神入化。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通过自身广见博学来加以积累。汉代恒宽说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清代唐甄说“积多则神”,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吸纳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文字综合能力。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全处同志的综合文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5月份,我们到高新区吉林科伦药业进行调研,回来后,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思考整理出自己的调研报告提纲,然后全处同志集思广益,以市委办公厅信息调研组的名义写出调研报告,已在全国十佳党刊《吉林市通讯》和《江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