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铁军(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作为一个较长时间从事文字工作的秘书工作者,我讲一个浅显然而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做好文字工作首先必须打牢语言功底。写文章靠什么?一靠思想,二靠语言。思想,我在这里不必多说,单说语言。我认为,画家一定要先掌握好线条,音乐家一定要先熟悉音符,我们搞写作的,则一定要非常熟练地运用语言。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之重要,“犹如骏马对于骑士”。著名诗人但丁更强调:“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古人说:“良工不示人以朴。”即技艺高超的工匠绝不会让有毛病的产品出手。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甚至说:“如果我是沙皇,就要颁布一道法令,作家用了一个自己不能解释的词,就剥夺他的写作权利。”不能失之一字,这当然是一种苛刻的要求。不过,从事党委办公厅文字工作,如果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即使有再好的思想也无法表达出来。提高文字功夫,加强文字修养,一直是我们市委办潜心研究和实践的话题。通过努力,我们办公厅工作人员的文字修养明显提高,综合文稿精品率达到了90%以上,每年都有几十篇调研成果或理论文章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多看带来多思。市委领导非常注重让干部开阔视野。首先是看项目。先去开发区和重点项目工地考察,像编导和演员到基层体验生活一样去亲身感受项目建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次是看发展。通过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招商项目和落地项目的全面了解,使我们对全市发展的大好形势有系统直观的把握。再次是看经验。哪里有好的做法、先进典型、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都要去考察学习。二是多陪带来多识。多陪就是陪领导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参与领导的调研和各种会议活动,全面了解情况。三是多写带来多学。我们要求全厅每个处室、每名干部都要在办公厅的自办报纸《办公厅人》上发表文章,刊登作品,题材不限,以此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是多讲带来多想。我们努力为全厅干部提供在台上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业务研讨会上,我们规定从处长开始,每个干部都要上台讲话,时间15分钟。引导大家按照厅里出的题目,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五是多论带来多析。我们建立了公文评点制度,经常组织做文字综合工作的同志对各类公文进行评论,不论题材大小、篇幅长短,甚至是媒体上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评论,从而把点评也当做一种学习。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