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25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摘要: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公文写作的体会。 我66年高中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没有读大学,种了2年田,68年底参加工作,到2007年退休,40年时间,有32年从事公文写作,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如何有效地把握“三情”?我的基本方法是“五学”即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领导学、向群众学、向内行学。通过学习,丰富头脑,积累资料,适应变化,搞好服务。

      其次,要夯实四个步骤:第一步,把前期工作做扎实。主要是:搞清公文用途,“辨好向”;搞清公文种类,“找好脉”;搞清公文依据,“定好神”;搞清公文环境,“备好料”。如果说,前面的把握“三情”是解决公文的宏观条件的话,那么,这个第一步就是解决公文的微观条件。相对而言,公文起草的微观条件比宏观条件显得更重要、更直接。有了微观条件垫底,公文的起草基础就更扎实了。第二步,把框架定妥当。主要是“五定”,即定主题,这是公文的“统帅”;定段落,这是公文的“架构”;定标题,这是公文的“网络”;定材料,这是公文的“砖瓦”;定篇幅,这是公文的“规模”。“五定”也是公文的“导游图”,有了这个“导游图”,只要一步一步走到位就行了。第三步,把腹稿打过细。打腹稿是组织思维语言,动笔的过程则是把思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的过程。思维语言组织得好,起草公文就势如破竹,又快又好;思维语言组织不好,起草公文就阻力重重,甚至走回头路。凡是有经验的公文起草者,一般都十分重视思维语言的组织。在思维语言没有拉通的时候,决不匆忙动笔。第四步,把初稿拉顺畅。这是正稿的原始基础,对公文的最后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原始基础好,公文的成功率就高;原始基础不好,公文的成功率就低。正是因为这样,公文起草者应十分重视初稿的形成,注意高度集中精力,集中安排时间,排除多种干扰,尽量一气呵成。

      再次,要巧用“三法”。即智慧碰撞法。个人见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即使再高明的公文作者,也需要听取他人意见,特别是向知情人和同行请教。如果是一个起草团队,更需要团队的每一个人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多抒己见,然后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我们过来每起草一个大报告,拟定一个大材料,都要把智慧碰撞法用够用好。成果借用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人家的经验对于自己都是有价值的。要通过同行之间相互访问、相互交换资料等多种方式,认真参阅有关地区、有关单位的有益经验,作为自己起草公文的借鉴。比如市党代会报告,我们每次都要收集至少10多个同等城市的资料,作为蓝本,相互比较,各取所长,这样可以激发灵感,少走弯路。冥思苦索法。智慧碰撞也好,借鉴成果也好,最后都要回归到公文起草者的自我整理加工。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静下心来,反反复复把公文的每个细节思考清楚。不少成功的公文作者,都是接到起草任务后,先把前面的多项准备做扎实,然后进入个人的深思加工:有的关门不出,独自思考,任何人不得打扰;有的则蒙头“大睡”,在被子中反复考量。冥思苦索,是公文写作的孕育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对于起草者来说,可能更辛苦,更艰难。

     第四,要增强“三力”。即积累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做积累知识的有心人,平时多学习多种知识,多关注多种动向,多分析多种问题,让自己的知识有广度,思考有深度,激情有热度,以深厚的知识储备,为起草公文广积薄发。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全面看问题,辩证看问题,科学看问题,把现象与本质相结合,把局部与全局相结合,把本地与外地相结合,把昨天与今天相结合,从中找规律,找办法,以提高公文的权威性、科学性、操作性。要会用文字表达成熟的思想,把握文种好,提炼主题新,描篇布局准,组织文字快,不断提高公文起草的速度和质量。

     三、弘扬执着精神,在实践中品尝公文写作的乐趣,用时间打造自己的名笔人生

      执着就是坚持。执着是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忠诚,对个性的张扬,对人生的自信。聚沙成塔,滴水石穿。“十年磨一剑”。人在世界上要干成一件事业,要成就一项工作,必须具备十分执着的精神。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看似聪明,其实愚蠢。

      公文写作由于是幕后工作,文章写得再好,著不上自己的大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年可以,两年可以,时间太久,则心有不甘;由于“苦”字突出,辛苦、清苦、痛苦,许多人望而生畏。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初步尝试的多,自始至终坚持的少;把它作为敲门砖的多,把它作为终生职业的少;任务当前,绕道而行的多,迎难而上的少。因此,在公文写作的问题上,要做到十分执着,长期坚持是很难的。有一些同志,虽有公文写作基础,但浅偿辄止,没干二年就想改行,生怕把自己陷进去;有些没有写作基础的,在一旁看到写作者的艰辛,暗自庆幸没有涉足其中。所以公文写作者曾被人称为机关的“苦力”,公文写作成为一项“一般人干不好,干得好的人不愿干”的工作。以前,机关里什么人都好找,就是笔杆子难找;什么人都不缺,就是缺起草公文的笔杆子,现在的情况如何,我没有了解,最近,听说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也在从下面调能写公文的人,说明这个老问题可能仍然存在着。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25条评论

最新评论...

老猫2013-8-25 19:52引用

数十年笔耕不缀,让前辈对公文写作有了独到深刻的认识,对我们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听从前辈们的教诲,潜心向学,苦中寻乐,“用时间打造自己的名笔人生”。

乘物游心2013-8-25 20:39引用

数十年笔耕不缀,让前辈对公文写作有了独到深刻的认识,对我们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阁中帝子2013-8-26 10:08引用

“四有”,“八戒”,“五定”,“三法”,“三力”,老前辈文字功底深厚,见解深刻,文字笔墨中包含着对文字的深情,对小辈们的期许,感谢前辈的无私分享

xiaodao19872013-8-26 14:32引用

给予我这样的新手莫大的鼓励。感谢

携笔从戎2013-8-26 22:08引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勤奋是最佳的途径,执着是最好的选择!成功的三要素吧!

余之舰2013-9-4 13:58引用

希望我们文秘队伍中多出几个大笔杆、名笔杆、品牌笔杆,推动我们的公文写作不断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走进樱桃村2014-1-12 21:40引用

前辈的好文章!很务实!

寒枫洒月2015-1-13 11:23引用

,这是辨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上从来没什么纯粹的福,也没有什么纯粹的祸;没有什么纯粹的得,也没有什么纯粹的失。起草公文也是这样。一方面,起草公文需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有的人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人写瘦了,背写驼了,头发写白了,而个人一没有高升,二没有发财,这确实是失;但是,起草公

深海2015-1-13 13:00引用

文字工作看上去不显眼,但是要做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专研,才能取得实效

柳桂生2015-1-25 02:26引用

很厉害,文章写的超级实用,我很喜欢,希望作者作品多给出几个

一切皆有可能2015-3-19 11:55引用

二是树立辩证的得失观。得有大得、小得,眼前的得、长远的得,失也是这样。得与失的关系,从来是祸福相依、得失相伴,这是辨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上从来没什么纯粹的福,也没有什么纯粹的祸;没有什么纯粹的得,也没有什么纯粹的失。起草公文也是这样。一方面,起草公文需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有的人长期从事这样的工

梦若非2015-4-2 15:17引用

文章写的超级实用,希望作者作品多给出几个

清水拂心2015-4-2 17:14引用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桀逊JOSON2015-4-2 20:46引用

看的激情飞扬,同时也是刻骨铭心啊

林佳树2015-4-7 17:47引用

想好处,少想难处,快乐感就会油然而生。比如,机关其他一些岗位的工作虽然没有这么压头,但离领导比较远,要让领导了解可能比自己难一点;有的岗位的收入可能比自己丰厚一点,但精神生活则可能比自己空虚一点,等等。这样一想,你就可能感到无比快乐。有位外国哲人说得好:“带着快乐的心情

吾型无色2015-7-17 10:13引用

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贪闲乐,闲人就是废人。非常受益,细细品味。

yyhjd伟芬2015-8-4 12:23引用

      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个人得失放在工作、大局之后,这才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修养。我们这些小菜鸟,应该多从书本、社会、工作中找到灵感,找到书写的亮点。

幻影号2016-3-28 11:33引用

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
得出的经验之谈
令受众受益匪浅

4536006012016-3-28 16:06引用

谢谢分享,受教了~~~~~~~~~~~

查看全部评论(25)

本文作者
2013-8-18 15:41
  • 4
    粉丝
  • 2482
    阅读
  • 25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