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2

论公文写作的“十大关系”

摘要: 1、自言与代言的关系这是起草公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前起草的材料报上去,领导总是撇着嘴说“没感觉”。当时对这句话真是深恶痛绝,不明白为何自己写得热血沸腾,到领导那却毫无感觉。后来才慢慢悟到,公文写作 ...
文稿修改演播室


6、务虚与务实的关系

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是公文材料的又一特点,也是公文出彩的必经之路。历数十多种常用的公文材料,虽然务虚与务实的比重不同、形式不一,但几乎篇篇都涉及两者的关系。就连一个简单的通知,也要写一句目的和意义以示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别在于,对研讨发言、理论文章、领导讲话等类型的公文,理论性的成分要更多一些;对通知方案、新闻消息等类型公文,操作性的成分要多一些。

关于如何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对不同形式的公文可能比例不同、轻重各异,但把握的原则是一样的,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要始终贯穿“工作线”。无论是政府公文,还是企业行文,很重要的都是贯穿一条工作线,就是要言之有物,不能假大虚、高空远。因此,我们讲务虚与务实的结合,就是务虚要从工作实践中提炼思想性、规律性的认识,务实要围绕工作实践提出针对性、操作性的措施。换句话说,写材料不是让罗列一堆数据和琐碎的事项,而是要有侧重、有分类、有鉴别地把实际情况列出来,以“像、准、实”的标准来展示实情。同时突出问题导向,务虚要聚焦问题、务实要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写出既有“思想”、也有“干货”的好文章。

7、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有人曾用一句话比喻公文写作的规范与创新,即“戴着镣铐跳舞”。公文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在这些像“镣铐”一样的规矩约束下,要写出有特色、有创见的文章来,确实需要功夫。这种“镣铐”,有的是像公文规定一样的明确约束,不按要求执行就会被退回来重报;有的是像工作报告的“成绩、问题、经验、打算”,会议通知的“时间、地点、人员、要求”等,是约定俗成的套路,如果不按既定模式去做,领导会觉得是门外汉写的“火星文”,直接打回去重写。

那么,在公文规范约束下如何创新?这本身也是个常讲常新的问题。记得一位领导曾讲过,公文创新根本上源于实践创新。这句话应该说点到了根子上。按从低到高的层次来分,初、中阶的创新,一般都是文字表达、谋篇布局等表达形式层面的创新,这样的例子我们举过很多,历次提纲评比的成果更多的也是展示这方面的创新。但相对高阶的创新,就是源于对创新工作的创新性提炼,进而以新的立意去破题。比如,能够善于发现本单位、本领域不同于其他的特色做法和创新经验,提炼升华为成系统、好辨识的经验,这样的创新才是别人“抄”不过去的真创新。

8、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公文做到理性不难,融合感性不易。感性的成分拿捏不好、融入不妥,很容易让人有“不像公文”的感觉。讲公文中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很多时候前提是先处理好前面讲的“代言”与“自言”的关系。因为公文中的感情,不单单是个人感情、个性色彩,更多的是融合了对组织、对单位、对基层的情感的“个人感情”。特别是对领导讲话这样的公文而言,虽然有的领导是“暴风骤雨”,有的领导是“和风细雨”,但情感和风格再有不同,也是寄托于这个单位事业发展的个人情感。

在公文范畴内讲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说白了就是处理好说理与说事的关系。需要把握的,一是说理要有温度,我们常说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根本上还是要让真理有温度,让人接受。理论虽然是灰色的,但承载理论的文字可以是鲜活的。公文材料特别是领导讲话,一定要说真话、说人话、说大家听得懂的话,这样才会引起共鸣。二是说事要有思想,公文的理性很大程度体现为思想性。从实践看,故事的抓人与语言的华丽没有一毛钱关系,更要靠揭示的深刻思想。理性思想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体现在对全局的把握上,就是写文章要跳出局部看整体、跳出本级看上级;再如,体现在对规律的揭示上,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如,体现在对趋势的研判上,就是要通过对故事的总结,指出大势所趋,正如毛主席讲的“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9、初稿与终稿的关系

唐代诗人卢延让有个名句,就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道出了成就文字精品之道,也道出了公文写作从初稿到终稿的艰辛与煎熬。曾经翻看以前写过的文稿,要不就是“工作报告第1至第N稿”,要不就是“汇报稿(杨改)”“汇报稿(李副改)”“汇报稿(杨再改)”“汇报稿(李副定)”“汇报稿(按书记意见新提纲)”“汇报稿(按书记意见新提纲,杨改)”……看着一篇篇战火中涅槃的文字,唯有甘苦自知。

我们常讲,会议不开,改稿不止。只要领导不定稿,材料就得不厌其烦地精雕细刻、精耕细作。这是我们对文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在无数次被推倒重来中,我们也悟出尽快到达终稿彼岸的一些方法:首先是否定的视角,对自己起草的材料,要敢于用否定的视角去审视,多想一想表述是否准确、论述是否精炼、言语是否达意等等,还能不能进行更好地修改和提升。其次是极致的态度,就是要做到极致、突破极限,每次材料交稿后,感觉已经是突破自己的认知层次了,确实用了“洪荒之力”了,感觉已经很满意了,对明天没有别的想法了,那就证明材料真的可以出手了。每次都这样起草材料,才会日日行以致千万里。

10、文里与文外的关系

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没有丰富的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写出来的文章肯定好不到哪去。对公文写作来讲更是这样,更需要“功夫在诗外”。文字工作很苦,写出精彩的文字更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既需要下功夫提高文字写作和表达能力,更需要下功夫学习上级精神、了解基层情况,把方方面面的素材掌握好,这样才能做“有米之炊”。

说文里与文外,其实还想讲更深层次的内容。都说笔杆子受领导重用、是单位的宝贵财富,但这份重用之情、这个财富之实,有没有最后体现到笔杆子的职级提升、成长进步上?还是要打个问号。这里面,有写材料写到最后被“刻上标签”、钉在岗位的问题;有领导用着顺手、舍不得放,上级单位想调也调不走的问题,等等。但还有一条重要的是,有的人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知写材料。其实,很多时候处事是为文的补充,所以才会有“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名句。如果每天沉浸在材料里,一脸苦相、目中无人,有时因为材料任务着急,给别人没好脸色。甚至跟别人合作的时候当“文霸”,听不进意见、作不了沟通,就认为自己的材料是最好的,谁也改不了,结果合作一次材料,得罪一批同事,到最后只会是让人敬而远之的“怪人”。真到了这一步,多年的辛苦就事倍功半了。因此,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跳出材料写材料,在为人与为文上双重修炼,这样才能取得文事与人事的双重丰收!(老笔头)


12
1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5 人)

说点什么...

已有2条评论

最新评论...

半路出家2018-10-26 20:46引用

分析到位的

好好学习0072017-9-21 10:20引用

分析的很到位

查看全部评论(2)

本文作者
2017-8-24 22:16
  • 4
    粉丝
  • 1734
    阅读
  • 2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