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xx市发展商会经济课题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09-4-17 2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认为当前仍有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我市商会经济发展,如普遍存在的企业面临发展困境、商会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商会经济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商会自身建设比较薄弱等,提出了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出台政策扶持困难企业,构建政府与商会的新型关系,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和服务机制,加强商会自身建设等若干促进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年3月以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开展“大力发展商会经济研究”课题调研,分别深入7个县(市、区)及市属行业商会,召开有关部门及企业家座谈会8场次,下发调查问卷及有关表格200多份,对我市商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建议意见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通过调研分析,形成如下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商会组织不断发展,商会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我市商会组织从九十年代开始起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会组织日益壮大,功能日趋完善,影响逐渐扩大。目前,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会员数达9000多个。全市先后组建行业商会18个,涉及机械、水泥、房地产、钢材、矿业、煤炭等行业;组建异地商会16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广西、福州、厦门等地;市外在我市组建的异地商会3个。乡镇商会、社区商会得到大力发展,全市现有72个乡镇(社区)商会。市工商联、总商会与省内外20多个商会组织结成友好商会或保持友好往来。

(二)商会自主办会模式初步形成,商会功能和作用逐步发挥。

我市各级各类民间商会按照“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原则进行组建,没有财政拨款,依靠企业家办会,初步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办会目标,显示了民间商会的生机与活力。据调查,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商会组织116个,有专职秘书长(工作人员)的商会31个,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商会64个。不少商会创办了会刊、会讯,刊登重大活动、市场信息,宣传政策形势、企业风采,扩大了商会的社会影响力。部分异地商会、行业商会聘请机关退休同志担任商会秘书长、监事长、专职顾问,确保了商会工作的规范化运作。漳平广州商会是漳平市第一个在外成立的异地商会,漳平市选派工商联一位专职副主席常驻广州协助商会,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全体会员以及两地党政的普遍认可。不少商会运作规范,作用发挥好,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表彰。市水泥同业商会被福建省民政厅授予“福建省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切实加强行业商会、同业公会等社会团体建设和管理,20076月,市政府专门下发龙政综〔2007214号文件,授权龙岩市工商联作为由市工商联组建的全市性经济类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理顺了我市行业商会业务管理归属关系,为龙岩市内民间商会开展活动提供了法律保证,进一步调动了商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商会组织紧紧围绕大局,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首要任务,为企业服务,为政府分忧,商会组织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①凝聚人心的大家园;②企业发展的服务者;③反映诉求的代言人;④发展经济的助推器;⑤招商引资的新载体;⑥行业自律的仲裁者;⑦化解矛盾的平衡器;⑧促进交流的润滑剂;⑨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三)商会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1、商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商会经济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造就了商会经济,商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在龙岩经济中的影响力、贡献力越来越大,日益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值390亿元,增长32.5%,民营工业产值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2.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2.5个百公点;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比例达55%,民营经济已经撑起龙岩经济的半壁江山。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政府创造了税收,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吸纳下岗人员7000多人。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企业,推动了各县市区及乡镇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商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市项目带动和对外经济交流。

近年来,各地商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的人脉、资金等社会资源优势,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主动参与“6·18”、“9·8”、“11·18”等经贸、投资洽谈活动,在激活民资、招商引资、促进项目生成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逐步成为吸引民间投资、搞活民间招商的重要力量。

1)发挥优势,以商招商。突出商会、企业招商主体,动员会员企业利用客户关系、社会关系,各显身手,达到引进一群、带动一片的“虹吸效应”。长汀闽南商会刚刚成立才40多家企业,商会积极牵线搭桥,以商引商,以产业链招商,到今年初,闽南企业发展到100家,总投资50多亿人民币,其中包括安踏、南祥、利郎、闽兴、盼盼等知名企业。漳平广州商会组织会员企业投资2.4亿元在富山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支持家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工商联、商会组织近3年参与各类经贸活动完成对接项目140个,总投资136亿元;近5年,引进“回归工程”项目43个,总投资71.8亿元。

2)整合资源,联合投资。商会组织凝聚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在激活民资、开拓市场中具有先天的优势。通过集聚商会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联手联合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商会经济做强做大。按照我市构建中心城市商务和写字楼板块、人居板块、物流和商贸等三大板块的要求,工商联、商会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制作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精神,组织发动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商务板块写字楼建设,得到了积极响应,认购建筑面积成倍超出预期数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龙岩市钢材行业商会成立后,积极开展钢材专业市场建设调研,制定呈报项目建议书,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主动要求参与物流项目建设。

3)拓展空间,促进合作。利用商会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加强与海内外商会团体的友好往来,促进我市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2007年,市工商联联合武平县成功举办“闽粤赣边民营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活动,邀请厦门、漳州、龙岩、梅州、赣州以及闽粤赣边县(市、区)的领导、工商联负责人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共260多人参加论坛,为对外宣传龙岩、促进区域合作提供了平台,取得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今年8月,应菲律宾中国商会的邀请,我市水泥商会代表团赴京与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一行进行了友好洽谈,就水泥企业投资合作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并于9月底组织我市水泥企业前往考察,促进了我市水泥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市场。

3、商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市主导产业做强做大。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同行业的企业多而散难以形成合力、缺少自律、市场不规范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而政府职能转变已经不可能直接管理,行业商会也就由此应运而生而发挥作用,它们已经成为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它们十分注重引导企业加快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如,我市水泥同业商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产业政策导向,通过会刊、调研、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贯彻水泥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近两年全市开工建设14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协助市政府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00余万吨。同时,引导、支持企业联合重组,推动我市水泥企业走整合之路。2005年,商会促成了4家立窑企业联合组建新丰水泥有限公司,2006年,支持春驰集团与新丰公司合作,成立福建春驰集团新丰水泥公司,实现了资本、资源、品牌、人才整合的成功范例。2007年以来,相继有11家水泥企业分别联合、合作,目前,商会正在引导、谋划更高层次的行业的品牌整合,组建超大型水泥集团、行业领军企业,大力提升我市水泥企业市场竞争力。

4、商会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

商会经济的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商会组织则为民营企业回报社会提供了平台。近年来,各级各类商会组织鼓励、引导和支持广大民营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扶贫济困、赈灾捐赠、捐资助学等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家为公益事业捐资超过2.3亿元,今年四川地震后,全市非公经济人士累计捐赠2700多万元。去年,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先生在我市第一个以个人名义捐资3千万元,成立了“龙岩市李新炎慈善基金会”。福建恒亿建设集团从2007年开始,捐资1千万元投入100个文化村建设。大豪实业、春驰集团、龙麟集团、环闽投资有限公司、永兴房地产有限公司、福建森宝食品集团等一批企业捐赠成立新罗区慈善基金会共计人民币5000多万元,充分展示了我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崇高风范。

2006年以来,市委统战部、工商联以“海西春雨行动”为载体,引导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市共组织50家民营企业组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志愿团”,与10个试点村结对帮助发展经济。包括争取争取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的支持,2006年以来,共投入240多万人民币,扶持800个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影响和制约商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企业普遍面临发展困境。

当前一段时期,是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特殊困难时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市民营企业今年以来同样面临重重困难,而且短期内很难缓解困局。比如:(1)融资难,虽然目前有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但民营企业贷款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贷款难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2)用地难,宏观调控中的土地和信贷是两个闸门;(3)出口难,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使依靠出口退税的企业难以生存;(4)新的《劳动合同法》执行之后,用工成本大幅上升;(5)环境治理成本要企业内部消化,过去政府会帮忙治理,现在民营企业要自身承担,增加投入;(6)能源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升都给企业带来无法避免的实际困难。这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已经使我市机械、水泥、房地产等行业众多民营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亏本经营的状态,有的濒临关闭。

2、商会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发展商会经济的意识不够强。目前大多数干部对商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不深,不了解发展商会经济对地方经济会带来何种影响。甚至有一些人对商会工作存在一些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商会可有可无。实际工作中,特别是涉及有关非公经济政策规定、决策部署等,忽视征求有关行业商会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仇富”心理没有明显改变。许多人仍戴着有色眼镜,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亲商、尊商、重商、利商”的社会风气还没真正形成。在本次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家认为社会、政治地位处于中下层次。三是重外商轻内企、重国有轻民营的惯性思想仍然存在。不少企业反映,本土民营企业在当地很难被“一视同仁”。四是企业本身“小富即安”的意识太浓,安于现状,缺乏富而思进、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 

2)政策落实不够到位。200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两份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国务院36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为了贯彻国务院“36条”,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协会、商会改革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我市制定出台了《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贯彻落实国务院“36条”的配套文件尚未出台,也没有专门机构对国务院“36条”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跟踪。

3)政府服务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武平调研时,反映有一个刚组建投产的民营企业因出现某方面问题,某市直部门发现后,不是给予指导、服务而是立即作出停产关闭的处理,大大伤了投资者的心。二是民营企业“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牵涉到收费、捐款大家都争着要,企业遇到实际困难却投靠无门。某行业商会向有关部门就同一建议送了5次呈阅件,还是没有回音。三是政府诚信缺失,重引进、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中不顾实际可能,轻易许诺,一旦落地,因种种原因无法兑现,影响了政府形象。四是企业负担依然过重。首先是税负过重,有的税费比邻近省市高;另外,企业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收费、职能部门的摊派、用于与权力部门的“公关招待”,据了解后三种负担分别占了税收的30%。五是在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方面还不尽人意。在广东、江浙、泉州等地可以办甚至很容易办的事,在我市却会遇到麻烦,办事人员拿出种种红头文件予以推诿。

3、商会经济整体实力还不够强。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商会经济发展起步晚,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工作尚在不断探索中。从参与商会的会员企业看,各级商会会员企业规模偏小,像龙工、龙净、紫金这样的领军企业极少。大多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偏弱,品牌效应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辐射不广。大多商会组织集体开拓大市场、大项目的实力不足,条件还欠成熟。

4、商会自身建设比较薄弱。

商会的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有的商会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缺乏办会经费,会务工作不正常。商会在有关经济、技术、法律、咨询、维权、融资等方面的服务职能还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会员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比较单一,缺乏收集、整理、发布商会经济信息的功能。在帮助会员企业联系政府、企业、市场,帮助会员企业反映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还不够。

调研中,县市区工商联普遍反映,工商联现有的工作条件与日益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会工作重要性,与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都很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人员编制少,有的地方把工商联作为照顾性、安排性单位,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办公经费少,财政拨款连日常办公经费难以保证;工作条件差,基本没有交通工具。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工商联的作用发挥。

三、发展商会经济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营造发展商会经济的良好氛围。有经济学家认为,商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第三推动力(第一是“政府力”,第二是“企业力”),民间商会的作用发挥如何,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不少人对商会工作仍存在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商会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这成为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促进商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制定政策、召开会议、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发展商会经济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创造商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新形势下商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支持和推动商会经济做强做大。

2、正视发展现实,出台特殊政策扶持困境企业。《经济观察报》922日刊文指出“中小企业之困乃国家之难”。最近,各地政府纷纷出手“救援”中小企业,如上海明确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融资,取消148项不合理收费;重庆出台财政杠杆支持、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等七项措施,力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深圳出台“产业发展28条”为企业排忧解难;我省近日又推出“36条”扶持中小企业升级发展。面对当前国内外艰难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不少民营企业同样深感“冬天来了”,有些企业直接面临生存的威胁。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任凭众多民营企业的困境长期化,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就业,龙岩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局可能就难以延续。针对目前企业发展的情况,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36条”和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把相关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最重要的是出台保护性政策支持,比如可以减税、取消有关收费项目,也可以是某种形式的财政补贴等,帮助企业“突出重围”。

3、构建政府与商会的新型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行业商会职能,改进和规范管理方式。如可以逐步探索形成以下制度:(1)敦促制度。通过商会的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对行业内部的监督和约束,敦促企业守法经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2)听证制度。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征求相关行业的意见,涉及行业经济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必须邀请行业代表参加听证;(3)委托制度。政府把适宜行业商会承担的相关职能委托商会行使,支持行业商会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价格协调和公信证明等工作;(4)购买制度。政府需要行业商会提供调研、统计、标准、规划等,应采取购买服务的有偿方式。通过积极稳妥、有步骤地将适宜转移给行业商会、协会的职能从政府剥离出来,并推动行业商会有效行使这部分职能,从而构建政府与商会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新型关系。

4、建立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和服务机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实实在在地处理、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建议建立龙岩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掌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综合协调,针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联席会议可由市政府办牵头,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同时,建议成立龙岩市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培训、法律、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受理商会、企业的问题反映和投诉,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建议由一名市政府领导担任服务中心主任,机构挂靠市工商联,市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实行人员自聘。

5、进一步支持商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挥商会作用。一要尽快制定行业商会、协会专门性政策规定,对商会、协会的地位、职能、权力和义务等予以明确,使商会、协会工作有章可循。二要争取有关部门,对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行业商会给予财政及税收上的支持和优惠,支持行业商会开展商会专职人才培训,建立信息咨询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会规范化发展。三要进一步扩大商会的信息知情渠道。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印发的有关文件、信息,直接下发到行业商会,涉及有关经济工作的会议,建议通知相关行业商会、企业参加,让行业商会及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及时了解把握有关经济政策信息。四要继续支持组建行业商会。“10+3”产业中,具备成立行业商会条件的都要支持。五要要充分发挥工商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解决工商联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等实际问题,为工商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6、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资金、技术、设备等可以通过引进、购买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获得,但大批的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必须依靠自己培养解决。只有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才有可能造就出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推动龙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统一、系统、全面、规范的企业家培训机制,政府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对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层次、分阶段组织一轮大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家现代管理素质,激发企业家创造活力。同时,要建立一个促进企业家成长的激励机制,在政治上多关心、爱护企业家,定期对社会公认、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促进我市企业家队伍人才辈出、不断壮大。

 

课题指导:黄海英、黄 

课题负责:伍金禄

课题成员:简志年  江春祥

邱瑞芬  廖连强

      笔:廖连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