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局每年都会组织各基层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培训班,其实质是为办公室主任们搭建一个相互认识、交流、学习的平台,创造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2003年的办公室主任会安排在了海南五指山区本系统的一个基地里。进入了弯弯曲曲的五指山腹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古老的庭院——对面三层的小楼是他们的主办公楼,清一色的红砖房上“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依稀可见。见我们的车子进来,每个大开着的窗口都露出了人影,基地负责人快步从楼中跑出来迎接我们——对于这个基地的同志们来说,局办公室主任会议是他们接待的最高规格的会议了。* Y4 K# l. f; O7 \+ o) A: H* e, V
; l" l- U: h2 X ]! A& D- i 相对于系统内的其它单位,这是一个贫穷的部门,除了对面的几座破烂的老房子,办公区、住宅区、警卫区都在一个大院里,开车出来40分钟的车程内,你绝对别想再见到人烟。这个基地自海南建省后,就成为总部的直属基地,广东局只是代行管理职责而已,其结果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管的人多了基本上等于没人管,哪一级也不愿意多拨经费,靠那点不多的行政费用,日子过得很苦!; D; C% s. k+ @# w3 Z) z. z' X$ v
$ t6 E, }! m: V$ ^ 5 月的海南已经非常炎热了,海南的夏天,太阳好象钻到了屋里,一个字:热!开完一天的会,我们纷纷在院门口纳凉,透过大铁门我突然发现对面的小山坡上有人影晃动。这是哪里的人呢?居然可以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落脚?我请教了局办公室主任,也是万般无聊的局办主任当即说:“我带你走一圈长长见识吧。”
" l6 @3 d$ B# v- F) F, B3 e8 l/ t' P
我们一起出了大院,沿着一条小小的水泥路向小山坡上走去,局办主任也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这里是原海南琼崖纵队那些孤寡老革命的住所,海南解放后,他们不习惯北方的生活,留了下来,头些年,这些人分散在各地,生活非常艰苦。后来,政府出资23万元,为这23个硕果仅存的革命老人每人盖起了一间房子,平均每家(也是每人)1万元。房子建好后没有修路,一到下雨天根本下不了山,因与我们这个基地是邻居,经研究,水泥由基地赞助,并发动全体职工义务劳动,修了这条宽1米的上山小径,一直沿用至今。
! }- j9 ` i. L# P) ]& p$ @
. H3 C% o; h) x6 B 我们边走边聊,一会上到了半山腰,两排低矮昏黑的房子,房前屋后星星点点种着一些不知名的什么蔬菜,开始,我还以为是谁帮他们种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些革命老人们自己种的,而这些也是他们用以佐餐的蔬菜的唯一来源。走到房子门口才看到,这是什么房子呀,纵深近10米,宽5-6米,没有间隔,最里面一张单人床,一顶破旧的蚊帐,再就是一张吃饭用的桌子,桌子上一个小小的电视机。所有东西都堆放在地上,而地面,就是由水泥抹成的。靠门口的则是一个大大的炉灶,一口大锅看起来了无生气,而我们常见的空调、洗衣机、电话等电器产品在这里更是绝无踪迹……房间都没有开灯,门口坐着一个个干干瘪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没有交谈,因为语言不通,他们也没有交谈,可能日复一日寂寞的时光已让他们失去了相互交谈的兴致。局办主任告诉我,他们的补助金很少,因为电费太贵,没钱交电费,所以他们很少开灯,每天就这么坐着,困了,就回去睡了。( @ k+ j6 |9 R0 w4 v! h* R9 {" O
" ^: R2 O( G' R"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