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对侨务工作历史经验的当代思考

[复制链接]
阿苋 发表于 2014-6-25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侨务工作历史经验的当代思考
    侨务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我国的华侨华人工作在“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过很大成绩,但也留下了历史原因造成的遗憾。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侨务工作与中华祖国的兴衰强弱和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密切相关。要从国家本位向侨胞本位转变理念,沿着法治的轨道做好侨务工作。
    一、历史经验与教训
回顾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这64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重视侨情!领导国家处理侨政问题上,既有成功之经验,也有挫折之教训。
在主要经验方面,我们党认识到:
第一,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出照顾华侨利益的法令、政策。
建国初期,我国各项社会改革运动得以在侨区顺利完成,并且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或理解,就是贯彻执行这样的法令和政策的结果。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权益,做好侨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战略任务。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侨务法令,其中包含利用华侨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政策。如保护侨汇、争取华侨捐赠、吸引侨资和人才政策等。1949年9月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37条规定:“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办法便利侨汇服务同胞。”1950年,国家又制定了侨汇政策若干基本原则,广东、福建侨乡还相应制定了侨汇管理办法。1955年2月23日,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贯彻侨汇政策的命令》,制定了“争取侨汇,保护侨汇”,“对侨汇商品予以优惠照顾”的政策。由于政策得当,我国侨汇稳定增长,为国家增加了宝贵的外汇。
改革开放后,1983年全国人大成立了华侨委员会,专门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的侨务议案,对各项侨务法规实施监督。同时,相继颁布了《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1990年9月,大陆颁布了首部侨务法律——《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这些法律加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具体实施条例,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华侨华人以及归侨、侨眷参与大陆经济建设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向心力。
第二,虚心听取党外人士意见,任用、尊重社会贤达在侨务领域工作,做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建国初,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民主的作风很浓,很尊重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各级政权机构(尤其是高层)都有大量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社会贤达担任有职有权的领导职务。侨务领域更是如此。海外侨领陈嘉庚、司徒美堂被选入国家领导机关,国民党左派、侨界知名人士何香凝担任国家侨委主任。由这些党外侨界知名人士担任我国的侨务行政领导工作,既开创了侨务工作的新局面,又为我党制定尊重照顾华侨利益的各项政策起到出谋划策的参谋作用。如司徒先生土改中视察广东侨区所反映的华侨呼声,很快就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并迅速形成为有利华侨的新政策。
第三,将侨务工作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紧密结合。
侨务工作是外交政策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侨务政策一直以服务全体侨胞为准绳。侨务工作与外交工作相辅相成,甚至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有些政府不好出面或直接做的事,通过海外侨胞的穿针引线,可以起到事倍功半效果。我们拥有3000多万的海外华侨华人,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爱国爱乡,隐藏着巨大的侨力资源,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凝结着海外华侨华人的智慧和心血。
建国以来的侨务工作成就固然很大,但仍有诸多方面的教训,从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考察,主要的教训有两点:
第一,侨务工作经常以政治运动的形式进行,偏离法制的轨道。建国后,党在管理国家的工作中,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了建国前的急风暴雨群众政治运动的形式,如镇反、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由于建国初期,人们都满怀建设强大祖国的高昂政治热情,因而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都曾取得很大成效。然而,政治热情不可能持续和长久地维持,和平的经济建设时期,要使得国家机器持续有效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一根本主题运转,就必须依靠大量完整的、理性的、严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懂法执法的干部队伍做保障。遗憾的是,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以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论立法还是执法都十分薄弱,侨务领域亦是如此,无论是在侨区土改还是保护侨汇、吸引侨资等重要侨务工作中,大多依中央文件办事而非依严肃的公开的法律法规办事。所以,尽管从总体把握,建国初的侨务工作成绩巨大,不可低估,但由于一开始就忽略了以法治侨,偏离了法治的轨道,这就为1957年以后侨务领域的极左思潮泛滥,侨务工作的重大失误留下了严重隐患。
第二,对吸收侨汇侨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的偏差。侨汇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外汇资金极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建国初侨汇收入弥补了我国外汇出口一半以上的差额,对国家外贸进出口收支的平衡起到重大作用。但建国后,党对侨汇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侨汇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便利服务侨眷,保持侨乡安定上,而以运动形式进行的土改、合作化等重大社会改革引发了侵吞、追究乃至诈骗侨汇的现象发生,以致造成一度侨汇收入剧减,这种既损害经济发展,又造成侨区社会不安的偏差直到1955年才基本纠正过来,但仍忽略了侨汇在经济建设中的极重要作用。
二、对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思考
放眼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侨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1、加强侨务队伍的建设,发挥侨务部门的服务和桥梁作用
侨务工作是连系祖国与海外侨胞的一座桥梁。它们应该一是服务之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沟通之桥,为侨胞提供多方位的咨询信息,通过信件、走访回国探亲人员、让出国人员携带资料、参加海外联谊会等形式,让他们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国内了解海外侨情的变化;三是合作之桥,在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中积极拓展经济合作的渠道。要做好这些工作当前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国家、省、市、县级侨联建立起来了,但还不健全;有些侨联干部理论水平不高,知识不足,深入不够,有的忙于经济工作或其它工作,疏于侨联工作,存在“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己地”的问题,各侨务部门协调配合不够。为了更好的发挥侨务部门的服务和桥梁作用:一是进一步健全侨务机构,方便侨务干部,既在党务统一部署下工作,又让他们集中主要精力,根据侨务工作的特点开展工作;二是选拨那些既符合条件又热爱侨务工作的人做侨务工作;三是侨务干部要努力学习侨务理论,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工作,为侨办实事;四是加强各侨务部门的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的合力。
2、侨务工作要从国家本位向侨胞本位转变理念
数千年的文明史培育世代中国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念,从传统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现代的“螺丝钉精神”,强调的都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团体本位观、国家本位观,而个人利益不大受重视。这种观念反映到侨务领域,就是华侨往往被当作可供发掘利用的海外中国子民群体,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是华侨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对他们飘零海外,置身异族,孤独求生的艰辛和孤寂则甚少关爱,在海外有钱有官有名望的华侨华人被待为上宾,重视有加,而广大普通华侨华人不被看重,这一切,无不凸显重国家轻个人的国家本位之理念。21世纪的侨务工作要继续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党和国家的各级侨务干部就必须更新观念,把关心侨胞、服务侨胞摆到工作的首要位置,尤其要特别关注中下层的海外游子,从有形的物质层面的服务到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关爱,只有全方位、扎扎实实地做工作,才能令海外游子拥有美好的家园和可靠的精神依托。
3、侨务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做到通盘考量,真正发挥应有的配套作用
事实上,随着客观环境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功能作用等都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新移民的崛起和作用日益突出,我们侨务政策应作相应调整,但调整应慎重,防止出现反弹现象。要重视侨务政策连续性和导向作用,取信于人,提高政策含金量,进一步获得海外侨胞的认同和积极支持;要认真研究对外交流的途径和方式,摸清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要积极开展侨情调研,适当放宽移民条件;要重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多反映海外侨胞的奋斗史,扩大宣传他们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加深当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真正为华侨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政议政,取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服务。
4、侨务工作绝不能偏离法治轨道
当前,做好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必须强化法治"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树立法律意识,强化法治理念。相比较而言,制定成文法(如《归侨侨眷保护法》等)并非难事。真正困难的是,有法必依,依法办事。这就要求加强守法用法护法的教育,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否则,“法不徒以自行”。法律意识的养成是侨务工作依法办事的基础。第二,海外侨务工作除了遵守国内法,也应该遵守国际法与国际惯例.全球经济正在向一体化发展,一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人类大家庭。维系人类大家庭公共秩序的规则就是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由于目前通行于世界的国际法与国际惯例,基本上是西方国家民主法治理念的产物,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存在着诸多相悖之处,所以,在处理华侨华人这个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有关、与中国国家利益有关的问题时,我们一方面要遵守国际法,一方面要利用国际法。不承认双重国籍就是遵循并利用国际法的范例。第三,坚持侨务工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一直是我国政治生活与行政管理的弱项。侨务领域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理应在依法行政方面率先垂范。这就要求侨务工作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依据政策服务向依据法律服务转变。华侨众多是我国的特殊国情,侨务工作做好了,这一特殊国情就会转化成为其他国家羡慕不己的特殊优势。
海外华人群体在近些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华人新移民数量的增加。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华侨华人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独特机遇,海外华商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海外侨胞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侨务工作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为海外华人在华投资和创业提供较好的环境。海外华人,尤其是不时受00浪潮影响的东南亚华人,以及正在寻求较好海外投资机会的港台华资,不断被吸引到有共同种族语言文化基础,并具有世界上最大自然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大陆。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的大规模合作,是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实施的有效的对华侨华人的政策密不可分的,它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资,并与他们在各个领域里密切交流。随着这种合作的迅速扩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亚太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会有很大的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