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07年项目成果推进工作情况和2008年工作意见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09-2-16 0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07年项目成果推进工作情况和2008年工作意见

                    ----王昌发副主任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08年1月12日)

    一、2007年项目成果推进工作情况

    (一)第五届“6·18”参会工作取得好成绩。全市共对接签约项目865个,项目总投资额161.1亿元(对接项目总数列全省第1位,项目总投资额列全省第2位),分别比上届增长16.6%和23.9%,其中合同项目649个,总投资额133.3亿元(合同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均列全省第1位),分别比上届增长29.5%和27.8%。第五届“6·18”全市共组织开展了20多场(次)对接活动,征集了435项技术难题,参会企业达945家,参会人数1500多人。

    (二)对接项目质量提升。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合同项目55个,比上届增加13个。在对接项目中,3+1产业集群和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增多,体现了产业政策导向。如:将乐县轻合金半固态快速成型技术项目,引进瑞典瑞奥金属公司技术资金,项目总投资2.86亿元,年产2000吨各类轻合金系列产品;尤溪县铅冶炼烧结机烟气制硫酸产业化应用项目,采用江苏中兴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年产93%、98%浓硫酸5.5万吨,项目总投资1.21亿元。

    (三)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工作加强。第五届“6·18”项目,截至12月底,全市签约合同项目动工率达71%,实现了预期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6·18”项目转化落地工作,第五届“6·18”一结束,市委叶书记即批示:对签约项目实行分析跟踪管理,明确要求,强化责任,盯紧跟进,优质服务,促进项目升级转化和竣工投产发挥效益。根据市领导批示,我们对1-4届“6·18”合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总结,对第四届“6·18”以来开工、投产的项目作了一次全面调研分析,对第五届“6·18”签约合同项目进行认真复查,特别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55个项目列入市里重点跟踪项目,逐一进行了核实。

    (四)常年对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第五届“6·18”闭幕后,我市于8月29日召开工作总结会,着手部署第六届“6·18”筹备工作,张副市长强调要抓好项目常年对接,采取各种形式,走出去、请进来。第五届“6·18”后,全市各县(市、区)计划组织各类对接活动17场次。市里组织和参与对接活动有:一是6月28日参加了“6·18”走进厦门大学活动,厦大生命科学院、机电学院、信息技术等学院发布了技术成果。二是12月4日参加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对接活动,组织76家企业参会,对接合同项目13个,居全省前列。三是12月7日参加北大“6·18”品牌研讨会,向北京科技交流中心、部分高校征集技术成果,开展项目对接。四是元月5日参加省发改委在厦大举办的生物与医药项目对接会,组织20多人、14家企业参会,对接项目12个,其中合同项目3个(全省合同项目14个,我市占1/5)。五是借助“11·6”林博会平台,科企对接,成果转化,对接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6·18”工作,叶书记、刘市长等市领导亲自部署、检查指导,签约合同数和投资额已连续五届居全省前列,“6·18”已成为实现我市技术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的有效平台。根据我委对1-4届“6·18”项目实施情况调研分析,1-4届“6·18”全市共对接签约合同项目1029个,总投资177.6亿元,有918个项目动工建设,动工率89.2%,累计完成投资102亿元。其中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项目754个,动工项目投产率82.1%;在建项目164个,占动工项目的17.9%。我市前五届“6·18”共获得省成果转化扶持项目177个,资金5615万元(其中投资补助4285万元,无息回收性奖金1330万元)。在2007年度全省“6·18”十大优秀转化项目评选活动中,我市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全省2007年度“6·18”十大优秀转化项目、三明华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废弃烟叶清洁提取高纯度茄尼醇产业化项目获得优秀转化项目,受到省组委会表彰。

    二、第六届“6·18”参会工作意见

    第六届“6·18”已更名为“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月召开的全省发改工作会,提出2008年项目成果推进工作要始终扭住项目这根主线,拓展项目对接载体,继续围绕“三天盛会、常年对接”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6·18”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和“四个提升”。“四个转变”是:一要从偏重追求征集项目、对接项目的增加、量的扩张,向好字当头、又好又多,更加注重项目质量与效益转变;二要从着眼企业的单个项目对接,转为着眼推进产业、产品优化升级,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填补产业链空白或集成创新技术项目为主转变;三要从外延扩大向内涵深化、功能增强型转变,调整“6·18”结构,实施项目、技术并重、人才、资本优先的功能调整,增强“组合配套功能”;四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运作,逐步向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组织为介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转变。项目生成、技术需求征集要从以下为主,转为上下结合,以上为主。“四个提升”是:提升“6·18”项目对接的层次与水平;提升“6·18”的专业化、市场化及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对海内外的全方位开放水平;提升与大企业集团研发中心、行业组织、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科技市场组织的合作水平。

    我市第六届“6·18”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把6·18一届比一届办得更有成效”的总体要求,按照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个提升”的工作思路,早作安排部署,注重持续、注重实效、注重提升,紧扣项目主线,抓好平常对接,确保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具体意见有六个方面:

    (一)抓紧筹划制定第六届“6·18”工作方案

    全省发改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6·18”是我省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要持续创新,进一步扩大“6·18”品牌效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肯定了我市前五届“6·18”工作成效,对第六届“6·18”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提出明确要求。张副市长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市第五届“6·18”工作总结会上,在肯定第五届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第五届“6·18”存在的问题,一是大项目、好项目还较少,二是展馆新产品少,三是县(市、区)项目对接有差距、不平衡,强调新一届筹备工作,要提高项目开工率、投产率,促进项目转化升格;要突出抓好项目常年对接、突出企业主体、突出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结合。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改进办法。目前,离第六届“6·18”开幕只剩5个月,筹备工作日益紧迫,市组委会办公室将抓紧拟定全市第六届“6·18”总体工作方案,拟定和完善各项重大活动安排意见,各级部门特别是县(市、区)发改局一定要增强紧迫感,抓紧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筹备工作。特别要落实工作经费,稳定工作团队,加强日常对接,开展项目成果推介和技术需求征集和企业宣传动员工作。第六届“6·18”市里仍将对各县(市、区)开展考核评比,采取内部通报评比结果方式。希望以此促进各单位更加扎实地做好会前准备,取得更大成效。

    (二)大力组织征集企业技术需求

    一是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特别要加强我市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及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技术需求。二是注重提高技术需求质量和档次。行业主管部门要策划和提出行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解决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需求,以及填补产业链空白的技术。技术需求要真实可靠,不要凑数搞假需求。市里已发通知,请各县(市、区)将今年新征集的技术需求在2007年11月和2008年1月底和4月15日前分三批报送到市里,第一批技术需求已征集60项,市组委会办公室已通过电子邮件将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技术需求分类发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

    (三)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多对接生成项目

    一是要多渠道、多领域开展项目对接。通过上门走访、网上征集、专家推荐、举办各类项目对接活动等形式,在自建渠道的同时,更要重视上级部门搭建的渠道,省上经常举办的“6·18”茶会等形式,要为我所用。要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对接项目的积极性,还要重视高科技企业、正在孵化的科技项目的推介对接,重视客商自带技术和资金投资项目的对接。二是提高对接项目质量。争取对接成功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导向、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大项目,要依托专业机构将对接的项目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大项目要开展可行性调研分析,重点推广给企业。同时,也不放弃对接适合我市大量中小企业的项目技术成果。三是要选择好项目对接的载体和方式。省里今年提出要把开发区(高新区)作为“6·18”项目对接的重要载体,我市下一步要认真研究如何运用好这个载体。“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的对接形式成效明显,企业和专家可实现零距离接触。上届以来,走出去方面已开展了一些,下阶段在请进来方面要举办一系列活动。市发改委近期将举办一次机械与新材料专场对接活动,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到我市推进项目成果、对接项目。4月份还要举办一场我市与省内高校的专场对接会,对接林产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化工、农业、林业等项目技术成果。省发改委将于2月下旬,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成果专场对接暨培训会,重点突出十大节能工程、高用水行业(电力、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节水改造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及废旧塑料、林木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成果对接。请各县(市、区)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届时做好企业参与省、市安排的专场对接活动的组织工作。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也要大力开展此类活动,各自举办1-2场对接会,规模、形式、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关键是要重在日常对接。

    (四)不断完善“6·18”常态化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经常性联系。各县(市、区)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都要重点联系几所院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建立定期互访、专人负责的联络制度,并及时了解高校、科研机构成果动态,争取为我所用,实现引进转化。要帮助院校协调解决项目对接和合同经费落实问题,树立我市重视科技、尊重专家、社会诚信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就是要继续推进我市及各县(市、区)与一批高校建立市校全面合作关系。推进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推进一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市里重点建设三明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和三明生物医药孵化器基地,办好三明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所。要积极探索与金融部门、担保公司、行业协会、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建立“6·18”项目资金供给平台的渠道和运作模式,以及主动对接国家和省有关人才管理机构,建立人才对接平台。这方面,省上正在考虑将一批“6·18”优秀项目与风险投资机构对接,为企业上市作准备。三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深入企业广泛发动、交流沟通、牵线搭桥,进一步摸清企业的项目需求、技术需求,激发企业“我要对接”的主动意识。要靠典型引路,靠平台有效运作,靠部门引导,靠政策吸引,总的,要让企业得到实惠,或看到潜在利益。做到这一点,主要靠宣传、靠交流,靠牵线搭桥解决问题才能得以更好实现。四是积极争取省上成果转化资金扶持。按照“6·18”科技成果转化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领域指南,组织实施已对接成功的成果转化项目,请各县(市、区)发改局认真把关、指导企业向省上申报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促进项目尽快转化落地。2008年省里明确扶持的项目重点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五新”推广项目、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环保、小发明和小创造;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这些扶持重点也就是开展项目常年对接的方向。强调一点,前几届省安排了我市一批“6·18”有偿性项目资金已到期,请有关县(市、区)抓紧督促企业还债。五是进一步增强办会合力。各成员单位,市、县各产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把“6·18”真正作为各地各部门抓项目、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把“6·18”纳入日常工作,行业全程参与,落实工作经费,确保专人负责。要进一步加强相互衔接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局面。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典型项目、典型事例宣传,扩大“6·18”影响,增强平台吸引力。发改部门要重视利用省“6·18”网站(近日已改版)和省《“6·18”博览》这些媒介作平台,让更多企业了解“6·18”网站和博览上的项目信息,引导企业积极发布项目需求信息和项目对接动态信息,使之成为项目成果和技术征集、推介的重要窗口。

    (五)认真组织好参会参展

    一是第六届“6·18”将继续由我省与国家几部门联合主办(科技部、教育部、信息部、建设部、侨办、总工会、共青团、外专局、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同时将举办第二届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专题展,市直对口部门要提前介入,做好参展项目对接准备。二是省上已初步考虑改变往届“6·18”由省组委会办公室统一负责邀请接待专家学者和来宾参会的做法,准备下放到市、县和行业部门为主负责邀请和接待。对此,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尽早联系,认真细致做好专家邀请和接待服务工作。三是省组委会办公室拟改革展馆设计,各地(市)展馆由省里统一制作框架(省上近期已在招标),展区内具体表现形式和功能由各市负责,展示各市资源、产业概况和技术需求,展区内的摆设、布展功能上要突出项目对接和洽谈。要明确参展主题,用新产品展示前几届“6·18”成果,省里要求谢绝与“6·18”主题无关的一般产品参展、销售。从现在起即要开展参展项目、参展产品的调查摸底,请各县(市、区)在3月中旬前向市组委会办公室上报可以参展的项目及产品方案。四是认真组织发动企业积极参会参展。

    (六)加强跟踪服务促进上届对接项目落实

    要确保到第六届“6·18”前,第五届签约合同项目转化实施建设比例达80%以上。目前,有些地方深入企业跟踪促进不够,重签约轻落实,服务不到位,有的项目进展情况不明,信息反馈迟缓,问题得不到及时协调解决,签约项目转化落地进度较慢。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一是对第五届“6·18”对接项目要再次进行梳理,逐一核实,摸清项目的具体情况。要落实分级管理责任,省上已实行对省、市、县三级跟踪管理系统并进行联网管理,市里重点跟踪5000万元以上合同项目,按季度了解项目情况,并定期进行通报。二是要加强服务,通过周到细致的后续服务,促使有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积极履行协议,及时提供、转让技术。要采取措施帮助解决项目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于合同、协议项目,主要跟踪项目开工建设、形象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动工和投产;对于意向项目,主要跟踪项目的后续洽谈情况,促进项目的升级和履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5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