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其他方面] 陕西省铜川市探索政务服务路径调查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5-4-6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造便民服务“升级版”
——陕西省铜川市探索政务服务路径调查


    为民务实清廉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域情实际,以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为宗旨,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实践,全覆盖立体式建立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依法依规探索以规范权力运行为基础、强化监督为抓手、便民利民为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新路径。


聚焦难题谋良策
  强化行政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惠及大众百姓的内在要求。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之初,为博采众长、拓展功能,铜川市精心谋划,选派专人赴20多个省市区学习考察获知,风生水起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既在推进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政府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共性问题。如:服务形式多元化造成社会认知的多样、行政程序外部化造成行政成本的失衡、权力监督形式化造成不廉洁问题的难控、服务方式物理化造成群众负担的加重、网络平台碎片化造成服务功能的短缺,等等。


做优载体强规范
  铜川市把依规依法建设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作为落实十八大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做优载体、筑牢根基,上下联动、务求实效。
  优化服务网络。遵循依法、高效、公正、公开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着力建设以市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区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骨干,以村级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全新的便民服务模式。
  筑牢服务平台。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按照“一厅三网四平台”的标准建设。一厅即建设市、区(县)、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三网即便民服务中心办公网连接各级行政机构、公共服务企业和各级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众网主要承担政策法规和服务信息网上公告、事项办理、投诉受理、状态查询等功能;电子监察网涵盖全市所有入驻部门和企业,自动采集行政服务办理信息,发挥实时监察、督办纠错、绩效评估、政风行风测评等功能。四平台即行政审批平台实行“前台受理办理、后台审核审批”的运行机制;公共服务平台对涉及公众利益、群众关注的热难点关切事项,有序纳入中心服务窗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现有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监察平台承担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全部实行网络同步监控、预警纠错、监督纠错和责任追究。
  统一运作规范。统一服务环境。四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内容、项目、标准由市级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清理确定,服务程序按照“受理——审核——审批”3个环节设置,各窗口原有行政程序只能在部门后台审批时运用,不得公示内部权限设置和人员配备,以防止权力寻租。统一管理规范。四级便民服务机构统一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网式”办公、“一厅式”办结、“一站式”收费的运行模式,实行审批管理员AB岗管理制。需要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实行首岗负责制,节省了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统一服务要求。四级便民服务中心(站)的受理事项、受理条件、办事程序、期限设定、收费标准,统一由市便民服务中心梳理、确认和设置,实行电子化办理,确需现场勘查、审验事项,由中心统一安排指定时间进行,不得体外受理。凡未进入中心的项目一律停止审批。统一监察规则。全市建设了统一的电子监察规则,设置了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点、统一的廉政预警功能、统一的监督办法和查处机制,从源头治理上实现了权力的规范运行。


多措联动畅运行
  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坚持以“廉洁、务实、规范、高效”为宗旨,实行“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电子监察”的运行机制,“高效合法审批、优质便民服务、公开透明交易、全程电子监督”的运行模式,既实现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规范化、透明化、效益化,又确保了行政审批和服务在规定框架下阳光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实行集中办公。市中心进驻28个市级行政许可(审批)单位涉及255项审批事项,9个公共服务单位涉及79项服务事项,进驻新区9个部门涉及33项许可(审批)事项。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凡是能够实行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一律进入中心交易。目前政府采购、国有资产拍卖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已纳入中心管理,区县、乡镇便民服务事项由全市统一确定部门进驻便民中心受理,村、社区全面实行代办服务制。
  做到统一受理。创新行政审批运行方式,实行“一窗式受理”,部门与中心专网专线链接,各级便民服务中心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面向群众受理办理,部门后台封闭审核审批。层级审批实行一次受理、内网链接、高效运行。
  推行并联审批。对依法需要前置审批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按照首问窗口统一受理申请、相关窗口同时办理的方式进行,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论证、踏勘、听证的,采用联合论证的方式在中心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统一实施,从环境制约上改变了以前按序审批的方式,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落实限时办结。各服务中心、服务站所有事项的办理时限,按照最长法定办理期限压缩50%设置,并依次分配到受理、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采用电子警示、手机短信提醒、动态跟踪的方式督促管理。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工商登记、医保、住建、规划等主要审批服务事项,运转周期均压缩到75%以上,增效提速效果十分明显。
  全程电子监察。依托便民服务专网,市县中心专门设立了电子监察平台,对依法行政、行政效能、各环节办理状态等分为4类22种形式,通过实时和再现方式定性定量监察,对违反审批条件、审批程序或超时限、乱收费等违规行为预警报警,使办理过程“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实现了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的全方位、全过程、叠加式监督监察,变以往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结果性监察为过程性监察,较好保护了群众利益,防止了不廉洁问题的发生。


建章立制保长效
  制度建设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铜川市在依规依法打造四级便民服务“升级版”中,自始至终把建章立制作为重中之重,把狠抓落实作为生命力,着力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便民服务制度体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用制度确保常态长效。
  建立权力审批清单制度。为从根本上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或以权谋私等乱象,使政府部门显性权力规范化、隐性权力公开化,该市聘请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律专家团队,对各区县、各部门上报的726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照法定原则全面梳理,剔除不属于审批项目。对保留事项按照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期限、收费标准等逐项清理规范,依据有关法规,统一设置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厘清权力边界,立规矩、定红线、划杠杠。要求所有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必须在便民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和部门门户网站公开,在便民服务应用管理平台内格式化运行,行政许可(审批)服务部门不得在许可(审批)服务中提高门槛、增设条件或变更办理程序。
  建立廉政风险警示制度。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和流程设计,向市县两级中心每一个行政许可(审批)服务项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分管领导发送短信,对责任人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廉政风险进行警示。结合行政许可(审批)服务过程中各环节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设置不同的廉政风险警示提醒语,旨在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促进工作人员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借助预警、警示和督促作用,提高了预防不廉洁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水平。
  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为防止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在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中不依规依法履行职责而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出台了《铜川市便民服务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各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明确界定了不履行规定服务规定职责、损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等39种过错行为,结合电子监察平台,监察机关主动问责、主动追究,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方式实施责任追究。目前已对区县中心6名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行为进行了责任追究,防止了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对权力制约不力、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撑起了群众权益的“保护伞”。
  建立政风行风评议制度。该市把窗口工作人员评议、单位评议和单位政风行风评议相结合,评议结果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通过窗口模块、中心门户网站等多种评价途径,对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实时、公开测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源头上促进了政风行风的转变,提高了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感。
  建立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到规范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铜川市出台了《进驻部门和窗口审批管理员绩效考核办法》,采取月考核、季通报、年累计的方式,对窗口单位及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依法行政、行政效能、遵规守纪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每季度在公共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三大区域,各评选出一个分值最高的服务窗口和窗口审批管理员,授予“优秀服务窗口”和“服务标兵”流动牌匾,全市通报表彰,中心门户网站公布,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年度考核、个人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质化量化细化的考核标准,科学公正务实的绩效管理,激励调动了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积极创造热情。
  (执笔人:路高信 段林荣 刘波 郭忠蝉王勇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