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人的脑力劳动,人在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健全的心理状态,是搞好写作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尽管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在秘书界,对秘书的写作心理研究则很少有人问津。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研究一下秘书的写作心理问题,就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作一些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写作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l& i) {: Q7 B: `/ Z
5 U& Q* \4 P; j7 |1 B; n. v, e 一、注意积累写作的“心理势能”
A+ B1 y% f4 r6 s
0 K' c2 D* ^' a 秘书的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把这种活动顺利地推向前进,就要有足够的能量或能源。秘书的政治责任感当然是基本的能源,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心理势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
: f) Q) `( D8 ^* b% m
# c$ P& Z( y( v& ^6 X4 { 有写作经验的秘书同志都知道,在写作过程中,心理状态并非是完全一样的。有时,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很想把文稿写出来,否则便憋得难受;而有时则没有这种强烈的欲望,只是迫于工作任务而勉强为之,因为不动手写就完不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后一种情况来说,在被迫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这就存在着一个如何积累写作心理势能的问题。—个心理素养好的文字秘书,是会充分注意这一问题的,他往往能把这种势能的积累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来进行,能根据日常工作的经验,有规律、有节奏地不断积累写作的欲望,通过心理必要的酝酿过程,来增加写作的欲望和势能,做到写作欲望不够强烈时,不轻易动手写作。
, T, A7 _. R: [
. w% I; Y2 O1 V8 D! b H, X" V 除了把写作的心理势能积累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外,还应养成一些有意识地酝酿势能的习惯。例如,有的秘书同志在写作前注意充分地休息,好好地睡上一觉;有的在写作前玩一玩,或找一些知心朋友聊聊天,使头脑彻底放松;有的则在写作前找一位水平相当甚至稍低的同志,把自己写作的想法和盘托出,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些赞许,以鼓舞“士气”……这些方法都不尽相同,也无需相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旨在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写作前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2 a7 ]; I1 P$ y3 m
' J/ F; }4 A) N g1 L 二、在适应环境中树立写作自信心3 _/ I( Y1 U% z5 f0 j. i3 Q. i9 m0 N
% q' I: W; P7 I& k; X 秘书写作有其特有的具体环境。第一,秘书写作的文稿是“个体创造,整体完成”的产物。文章在起草的时候虽是秘书个人的创造与劳动,但它要被采用,还必须通过部门领导的修改和上级领导的审阅。第二,秘书写的文稿不仅是秘书自己感受的产物,还必须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相统一;受其制约,秘书写稿必须吃透上级精神。第三,秘书写的文稿与那些主要抒发自己感受的文章有本质的区别,它受到的客观制约要多得多,文体也要求平实和恰如其分。我们不能要求秘书改变这一环境,只要求秘书适应这一环境,但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又必须树立写作的信心,因为这也是创造最佳写作心态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2 S* d4 W7 m: s, x; w
; A3 i" ^ h Z3 b9 { x 那么秘书如何将适应环境与树立写作信心统一起来呢?笔者认为,这两者应统一于“小心——放胆——小心”这一过程之中。+ ]( H; F3 ~+ v
8 U) g2 ~# G' y. T' G n! @$ ^
第一个“小心”,是指要号准“思想脉”,对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要吃透、学懂、弄通;同时对所用素材要小心谨慎地核实清楚,力避失真、失误。所谓“放胆”,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放胆”,这时,心理状态是必须充满自信,因为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你的写作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迸发出火花,迸发出事先没有想到的精彩观点和精彩语言来,你的写作才有可能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内在的诉求和精神享受。后一个“小心”是指用最挑剔的眼光来看自己的作品,进行一遍遍的修改、一字字的推敲,这一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加工阶段,但这却是秘书写作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阶段。, R# M# E* p) H
- @- f l5 i. Y( i5 ~9 A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后面的“放胆”和“小心”都是处于写作过程中的,所以有人把两者混合起来,他们不是先把文章全篇“开”出来,而是“开”一段,修一段,这样的写作方法,无疑破坏了写作的情绪,不能形成“放胆”的良好心理状态,使写作的信心大打折扣。0 U. w, q) }- J* U2 I- A- p
' d' D+ D8 Q, b5 `1 W2 s7 v
三、善于“动”中取“静”,实现“动”“静”转换( K, p0 h; P& c+ l
/ c* T O0 U+ t1 y# E$ D
大体上说,秘书工作是一个“动”的职业。从工作内容来说,秘书工作的内容总是随着机关中心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着;从工作地点和环境来说,秘书工作由于其服务工作的性质,时常东奔西跑,也加重了其不稳定性;而从时间的要求上来看,秘书的工作经常也是“动”的,有时急如星火,有时在嘈杂的现场要“立马可待”……但秘书从事的写作象任何写作一样,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因此,上述种种就给秘书的写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 q9 ~/ e+ F& d% p; F+ \. k' e, o
秘书要创造最佳的写作心态,必须锻炼出这样一种心理素质:要善于“动”中取“静”,一旦有写作任务,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由“动”到“静”的转换,在匆忙的工作结束之后,可以立即进行沉静的写作,有时甚至在周围一片喧闹的环境中也要练就旁若无人地进行写作的本领。
" w9 o2 M. a* r3 |2 O4 v" q8 H) `! N; O- I
善于集中思想是“动”“静”转换的关键,这种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练就的。人的习惯可以影响心理,秘书必须在养成好的习惯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创造好的写作心态的重要一环。
" S5 q. ]# _9 x: L4 ]" Q- p3 o, o9 M, F8 V
实现“动”“静”转换还包括在“动”“静”转换中克服“握笔病”这一难题。有些人,在没有开始写作的时候,同别人谈起写文章,可能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甚至有条有理,但一拿起笔来,写出的文章,干巴巴,杂乱无章。“说”与“写”相比较,判若两人。原来这种人说过之后,一拿起笔来,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要正襟危坐地开始“作文章”了!正是这种“作文章”的感觉使他作不好文章。这里同样需要“动”与“静”的转换,应努力把“说话”时“动”的心态转换成“写话”时“静”的心态。正如许多大作家告诫人们的,写文章无非是写话而已,而要写话,就需要写话的心理状态,即常人的平和心态。这种不是浮躁的而是沉静的心态,只有在消除外张后的内敛中方可修炼得来,它是由“动”到“静”的一次超越,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升华,是实现“怎么说”就“怎么写”的前提条件。+ G- D% Z) G4 W1 ?6 b
5 z/ [3 f- k1 g! T2 w1 j/ A
。
; K6 h, n- ]" k3 g" L3 N) s: y7 c/ E& f( s) W0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科学而有效地积累写作的“心理势能”,树立写作的信心,在“动”“静”转换中进行自我调适,并且不断地掌握审视自我和增强心理免疫的能力,促进写作心态的良性循环,才能持久而扎实地胜任秘书写作的工作。作者:赵刚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