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秘书如何去掉“你是谁的人”的标签?

[复制链接]
老秘在线 发表于 2012-3-30 05: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秘书们有个苦恼,那就是跟谁就好像贴上了谁的标签,打上谁的烙印。如果像“文化大革命”那样以人划线的话,那么首长本人是排头兵,后面跟着站了一大串,在这一串子人里面,秘书肯定有份,想摆脱也摆脱不了。至今仍然很有趣,你就是老了,早就“金盆洗手”了,人家还说你是谁谁的秘书。真不知人们为什么对这种关系如此关心和重视。# C+ d1 d; C, g3 k" |
$ e- \5 K& j5 i) t2 V1 F
  如果从正常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通俗的表述方法,说谁跟谁有过这么一段“亲缘”关系,意思嘛,无非说谁是谁的“恩师”,谁是谁的“亲信”,谁受了谁的“提携”,等等,人所共知,约定俗成。其实这么说也无伤大雅,并无大碍。, [! _* O1 D# W( B- x1 z) i

7 X; L7 ]) [8 a; ?3 ?( w  但要是从特殊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有特殊的含义了。
5 p, n" q. J/ _3 V
% V# ~0 A, R/ [# t  如果有那么几位领导人,因为种种原因,比方说性格上有差异、工作经历不相同、看问题的方法不一样、处事的方式有反差,等等,造成了一些误会和隔阂,无意中变成了矛盾的双方,很可能发生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按照世俗的眼光看人,把以人划线那一套早已废弃的东西再拿来套用,那就麻烦了,那就会把双方的小秘书们也扯了进去,而这些秘书不仅是无故的,而且是无辜的。
( f/ p" \3 @% X+ k+ d; p
: i% H! p* o" V, `( O: e2 o% ^2 o  反言之,如果有那么几位领导人,因为种种原因,或者是同乡同学,或者是工作区域相同,或者曾经是一个班子的成员,再或者是性格、兴趣相投等等,他们的关系可能密切一些,意见可能一致一些,工作以外可能接触多一些,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也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用那些早已过时的“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这些政治框架来套用,真也是个麻烦,也会把小秘书们扯进这种矛盾的同一体,使他们感到很不情愿。" N$ w+ F- J/ G0 N2 M* b7 |
4 P6 D( r1 T9 T
  在这些不正常的情况下,秘书们就会感到周围的政治生态有问题,觉得有人会无端地对他们另眼相看。
0 j4 T  c. \! S# O
& y  U$ X% C0 G* O% I  比方说,哪位首长的威信高,社会影响大,位高权也重,那么不管首长秘书的本领大不大,这位秘书的头上肯定罩上了耀眼的光环,别人见了少不得敬三分、让三分,使这位秘书自然不自然地变得“高人一等”。3 M! I1 e8 o8 a, n7 T" J
5 f2 K% m( H% S
  反过来说,哪位首长因为种种原因威信不高、信用不张,也不管他的秘书水平高不高,头上就会覆盖着一种阴影,似乎跟着首长学到了坏毛病,信任程度也会降低。别人见了可能会躲三分、轻视三分,让这位秘书显得“低人一等”。
/ W" b& y& u$ A
: f0 i9 R% y- a. v) H  再比方说,如果有的首长在工作中有些分歧,感情有点隔膜,要是硬把他们看成了矛盾的对立面,而且还把秘书当做他们的代表性人物来看待,那么就会让这些秘书很为难,别人对他们就不敢惹、不愿惹、不屑惹,采取应付回避的态度,使这些秘书感到边缘化了。! W1 N: w9 L; `' e9 }1 m
6 `# M# M4 f2 E8 D. R5 `0 m" ~
  实际上这些都是对秘书的误解。一般说来,秘书对首长们是忠诚的,他们受到领导的教育,得到领导的培养,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感悟着人生的规律和做人的道理,他们尊敬领导、学习领导,而不是简单地模仿领导,更不会掺和到领导之间的工作差异和不同中去。相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对此,领导同志们是高兴的,组织上也是信任的。
. h1 P; Q3 {: k6 t# J( q! ~9 i8 c" ~: c5 x7 x- N
  所以据我看,秘书们并没有什么“以人划线”的问题,但秘书间确有一些“抱团”现象。: L6 f, p+ Z. f9 F7 M. ~# f
  s2 g+ q  g) w8 @
  抱团,即“抱成一团”之谓也。
4 G: r: j$ C+ W" ~9 K$ ^) i/ P% C- Q# u% d. d# {( F* X1 T9 v
  一般有三种情况的秘书比较容易抱团。一是在前后任秘书之间。同一个首长,用了几任秘书,前几任的已经离岗或者已经提拔了,有的甚至外派了。他们之间有的是前任推荐后任的,有的是原来就比较熟悉的,因为是服务于同一位领导同志,所以有着天然联系,彼此之间互相了解,感情甚笃,很容易走到一起。二是在职秘书之间,包括同一个班子、不同领导成员之间的秘书,不同领导班子、不同领导成员的秘书,甚至还有不同地区、不同领导成员的秘书。他们的特点是“在职”,工作联系比较多,走到一起名正言顺。三是上下级领导机关之间的秘书,工作上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容易使他们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 b4 k/ D2 M8 D
$ l1 D5 t: K8 N2 S* [  秘书们联络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聚会,以适当名目聚在一起,开怀畅饮、高谈阔论、相互诉求、坦吐心声。二是串门,上班时间串办公室,东间进、西间出,高高兴兴、窃窃私语、言传意会、悉心关照。三是信息联络,介绍动态、通报情况、传递消息、优势互补。
$ l" |$ _; f4 H) ~" q: I
- h" ]! \, Z% p  秘书们联络的主要目的也是三个:一是联络感情,二是交流信息,三是相求相助。前两条是条件,后一条是根本。青山不可少,烧柴最重要。
0 J3 m2 ]0 ?' c/ o+ r7 ]4 N$ O$ L# t1 L; o
  人和人之间相求相助的事情有多少,人这一辈子谁也说不清。人和人之间相求相助的力量有多大,人这一辈子同样说不清。一根别针值几何?一幢别墅又值多少?两者的价值背离谁都知道是个天文数字!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枚一文不值的小小曲别针,居然通过人们的相求相助,一年内几经转手,换了一幢两层楼的别墅!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不是虚构的,加拿大的年轻人麦克唐纳借助网络,在2005年把它变成了现实。他最初的想法,是想有套房子住住,以解决与女友分居的愁苦。但是他没有钱,只有一根曲别针,于是他决定就用这根红色的曲别针把房子换到手。0 r  r# j2 I3 ]% ]

- K' p, F/ O9 P2 `% k  他把这个美丽的想法公布在互联网上,在“物物交换区”贴了一个广告,并且开始拜访当事人,在博客上写文章交流,还通过电视台报道这天方夜谭式的过程。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交换了16次,求助的伙伴包括画家、军人、主持人、歌星、一般居民,等等,男人女人都有。他从换了鱼形笔开始,先后换过陶瓷门把手,野营磁炉,旧发电机,“霓虹灯、啤酒桶和啤酒三件套”,雪地车,免费旅游,货车,录音合约,等等,最后用这份“录音合约”换来了一个女歌星的两层公寓的居住权。据说这种交换活动并未到此为止,互助的力量还在延伸,曲别针的梦想更加灿烂。; ?* [+ F( j( X0 A& @
- }& _6 h% F2 y0 o8 M/ J
  虽然人与人合作的力量如此之大,但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些当秘书的还没有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那样的念头,不想用一句“芝麻开门吧”的暗语,就打开宝窟的大门。我们只想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互助,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无非是老婆的工作、孩子升学和个人进步等问题。
* o" \% \- g* A8 C) x0 _
$ k( B7 n% C  ^  但是,对于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发现,领导并不支持。他们说秘书们如果有什么困难,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 R+ r" m# H- v( o" s" @
  领导同志还特别提醒,要我们这些老秘与企业打交道时格外慎重。秘书可以在原则范围内积极地支持企业,但决不可在那里以任何形式享受免费的午餐!
8 g& _4 J1 i0 a" e- m
$ j5 h$ R  r0 D5 ~6 g  领导尤其关照的是,无论如何,不能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个“秘书阶层”,不能让人们看到这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以感情为纽带、以权力为依托、以领导为靠山、以互助为手段,去谋取秘书的特殊利益。那样的秘书最终是当不好的,那种现象也是应该切实加以防止的。
9 @' C9 l+ I0 M
+ G0 K2 a& H$ D  领导同志甚至向我们提出“三多三少”的要求:多学习、少闲谈;多做分内工作、少管分外闲事;多报告事实、少隐瞒实情。
9 O/ x: A  f) w. |; m4 `
. b/ ^, W+ _& h, @  我们也终于明白,作为新一代秘书人员,自然优势很多,但是对老秘们而言,一些宝贵的东西不能丢,那就是: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厚德载物、自珍自爱。文/方兆祥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shuishoutuotuo 发表于 2012-3-31 11: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顶一顶!看一看!聊一聊!
 
20080808apple 发表于 2012-3-31 14: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秘书难做呀,秘书难做呀
 
hcb137 发表于 2012-3-31 14: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初的想法,是想有套房子住住,以解决与女友分居的愁苦。但是他没有钱,只有一根曲别针
 
携笔从戎 发表于 2012-3-31 18: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不可以不快乐 发表于 2012-6-1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了,回复看看内容
 
文字工厂 发表于 2015-5-17 16: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人与人合作的力量如此之大,但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些当秘书的还没有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那样的念头,不想用一句“芝麻开门吧”的暗语,就打开宝窟的大门。我们只想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互助,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无非是老婆的工作、孩子升学和个人进步等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221帖子

热门图文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