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选贤任能要“宽”以待人

[复制链接]
笔剑七郎 发表于 2014-6-16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是保证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要事。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既为优秀人才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又呼唤更多优秀人才开创新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无疑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共鸣。历史经验表明,选贤任能、广聚英才,在“宽”字上狠下功夫至关重要。
胸怀要“宽厚”。“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我们国家不缺人才,关键看我们以什么样的胸怀、用什么样的方法把人才选出来。如果各级领导干部习惯于只看到身边的人、熟悉的人、体制内的人,就会局限于自我内循环选人用人,能发现的人才就会越来越少,选出来的干部能力也会越来越差。因此,各级党组织既不能以“上位者”对待“下位者”的方式看人才,也不能眼里容不下“沙子”,只用“听话”的人,更不能“用屁股指挥脑袋”;一言一行都要充分尊重、理解、支持、包容、善待人才;让人才心里温暖、干事愉快。
思路要“宽泛”。“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选贤任能,既不能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守住“老规矩”不放,也不能论资排辈,更不能搞“一考定终身”。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摒弃“嫉贤妒能”、“求全责备”的观念,敢于选任“诤言善谏”之士;要用开明的机制,善于起用“籍籍无名”的能人;要用“英雄不问出处”的豪情发现各个领域优秀的人才,解除“千里马”常困于槽吏之间的窘境;使人才队伍形成梯次,优势互补,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环境要“宽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当一些地方提拔年轻干部时,就有很多媒体和网民会揣测其背后的“黑手”、“后台”,甚至把“潜gz”当成了谈论的焦点,不免有些偏颇。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党组织的推荐、选拔和任用,更需要在任职过程中对其不断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在对待年轻干部的升迁时要摒弃一些陈旧观念,营造一种宽松的选贤任能环境;让年轻干部的提拔重用经得起公众的“质疑”、现实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人才聚”,方能“事业兴”。各级党组织要以宽厚的胸怀、宽泛的思路、宽松的环境,选贤任能、广聚英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2粉丝

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