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理论和实践之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三段式 发表于 2013-3-29 1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回顾20多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壮大历程,关心下一代事业无不同践行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关工事业20多年的成绩与辉煌,20多年的经验与探索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关工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关心下一代事业伟大实践论证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必要性和正确性。今天,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在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又是在喜迎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的时候,作为关工组织认真总结回顾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关心下一代事业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的必要和迫切。这对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我从退休以后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已近12个年头,最近围绕这个问题结合关工实际认真进行了学习思考,并翻阅了大量历史和现实资料,略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关心下一代组织的诞生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应运而生
关工委组织是改革开放的春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大地产生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可以讲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应运而生的,概括起来讲是适应了三个需要:
一是适应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剧变,以至后来1991年8月19日苏联的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社会主义红旗在世界上到底能打多久?在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产生不小影响。这就需要加以很好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仰教育,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国内经历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人们的思想,包括青少年的思想被搞乱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需要纠正,左的一套对人们包括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忽视,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拨乱反正。同时89年出现的六四政治风波,反映了资产阶段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如何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这就需要对青少年加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教育。而总结我们历史经验教训,这几年最大的失误是对青少年教育不够,正如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王迪康等30位老同志联名给中央写信,提出前几年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失误是对青少年教育不够,建议成立一个把老同志组织起来,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组织。
二是适应离退休老同志有继续为人民奉献余热愿望的需要。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主动要求辞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树立了榜样,是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随着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废除而建立了老干部退休制度,一大批离退休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而过起了离退休生活。这些老同志有长期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有坚强党性和革命意志,他们退休以后有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余热的愿望,特别是想为教育培养青少年方面作一点贡献。这无论是从全国第一个成立关工委的城市——安阳老同志写给组织上的信中,还是从全国第一个县级市成立关工委组织——如东县的老同志写给如东县委的信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1984年初,河南省安阳市离退休老红军、老干部袁觉民等6位老同志,联名写信给中共安阳市委,建议成立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协会,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得到安阳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从信中可以看到老同志奉献余热的迫切愿望和要求。1984年5月3日如东县翁明富、孙纬经等13位老同志写给县委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虽然年届花甲,但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振兴如东经济、造福子孙后代发一份光和热。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余热发电’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好路子。我们几个老同志在一起商量,觉得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其中适宜我们老同志去做,也是应该做好的工作就是教育培养好青少年。”信中还说:“如果再建立一个关心下一代协会,把老的和小的联系起来,老同志教育青少年,自己的精神生活也可能安排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就找到一条既有利于老同志余热发电,又有利于教育后代的好形式。”从信中可以看出老同志为教育青少年奉献余热的一颗赤诚之心。
三是适应党对离退休老同志新的期望和要求的需要。中央对离退休老同志提出什么期望和要求呢?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指出:“对于一切已经和即将退休的老干部,中央寄予殷切的期望,”“中央希望他们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和人民做出新的贡献”,老同志仍然应“利用适合自己情况的方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而又深远的意义”。这就向我们离退休的老同志明确的提出了要发挥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的期望和要求,为我们指出了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不仅中央文件中这样要求,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同志在多次的讲话中也是这样要求的。河南省安阳市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时,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到会祝贺。对关协成立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动员社会力量的好形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中共如东县委员会对几位老干部发起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建议信的批示中指出: “各级领导要首先带头,在全党全社会造成一种关心下一代光荣的舆论。在作计划、想问题、办事情时,做到‘孩子们的事优先’。一个真正关心党、国家前途命运的人,也必然是热情关心少年儿童的人。”正是如东县委的重视,如东县关心下一代组织才能继安阳市以后的两个月诞生在中国的黄海之滨。再从1990年5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经党中央批准而成立,彭真同志听说成立关工委,他说我举双手赞成。
由此可见,这个组织是适应青少年教育的现实需要,她的诞生充分证明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二、关心下一代事业沿着科学发展观的道路阔步前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回顾关工委成立20多年来关工事业的伟大实践,正是沿着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进,关工事业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场所,而科学发展又推动着关心下一代事业波澜壮阔地前进。可以讲20多年的关工事业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结合我老秘网市关工委的实际来看,主要表现和反映在如下五个方面:
1、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做到常教常新。
回顾20多年来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来看,是由比较传统的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发展到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是在对青少年教育的实践中,是在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刚开始关工委的“五老”对青少年主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后发展为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一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促进了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教育的形式、方法和载体都得到了发展,由原来满足于作报告、讲故事的形式,发展到开展实践活动、竞赛活动、文体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才艺展示活动、老少调研活动等。这几年形成了以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主题教育常教常新。江苏省关工委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开展“迎奥运、颂改革、建设美好江苏”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迎国庆、颂祖国、我为祖国添光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都召开了主题教育经验交流会,对如何使主题教育常态化进行了研讨。我老秘网市崇川区虹桥街道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利用校外教育辅导站阵地,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开展了个人作品展,特色培训班、夏令营活动、征文演讲比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老少共颂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教育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曹鸿鸣主任在全省“老少共颂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主题教育交流会上,就如何使主题教育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首先要认真选好主题,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结合地方实际和青少年实际确定主题。其次要精心设计,创新方式方法,使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第三,要有一支充满爱心的教育队伍,队伍的活力决定教育的成效。曹鸿鸣主任的讲话正是对主题教育常态化经验的总结和探索。
2、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域范围有了新的拓展,增大了对青少年教育的覆盖面。
随着关工组织的健全和发展,关心下一代领域和范围有了新的拓展和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原来主要在城乡村镇、城镇社区和中小学中开展,后来逐步向机关、向高校延伸,故而形成各县(市)区关工委,乡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一块,教育系统关工委和机关关工委这样三块,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本世纪初,特别在近几年中一些县(市)区和乡镇关工委吸收民营企业家参加关工组织和民营企业也建立起关工委。我老秘网市关工委在2003年作了专门调查,认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应该加以推广和提倡。当时根据调查分析,认为民营经济企业家参加基层关工组织和民营企业自身建立关工委有这样几个作用:一是有利于开展对青少年艰苦奋斗教育和热爱家乡教育;二是有利于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三是有利于关工委教育基地和活动阵地建设;四是有利于关工组织活动的开展;五是有利于扩大关工组织在社会上影响。(此调查报告刊登在《南通民营经济》杂志2006年第二期上。)在2007年江苏省关工委推广无锡江阴市在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的做法和经验。随后我老秘网市市级民营经济关工委和各县(市)区民营经济关工委相继建立,大型的民营企业也随之建立起关工组织,到目前为止,我老秘网市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的有2085家。这是新形势下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拓展和延伸,也是紧跟发展形势,与时俱进的产物。她的诞生就将民企当中的青工以及青工的子女列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对象之中,这对提高青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大有好处。
3、为青少年服务范围和对象有了新的扩大和增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对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关心教育培养,而且要为他们服务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我们关工委为青少年服务的领域和对象有了不断的扩大和增加。特别是把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中的青少年作为我们重点服务对象,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奉献爱心。开始我们为青少年服务主要是对学校上学的青少年在经济困难上进行帮助,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奉献爱心。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农民工潮。这样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城市出现了外来进城务工子女,这就成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中需要特别关心的弱势群体。关工委要在创新中做好服务工作。我老秘网市如皋市林梓镇关工委和林梓小学率先在全国建立起第一个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专门制订了工作条例,建立起加强对留守儿童管理规章制度,得到了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父母的热烈欢迎。对外来务工子女主要是帮助他们解决上学的问题,我老秘网市在省关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发动几千名“五老”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向党委和政府建议,很好地解决了外来务工子女能和当地学生一样进公办学校,同样享受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一律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赞助费。我老秘网市根据国家安排,还接受安排了三峡移民。为了做好移民子女的工作,我老秘网市凡接受三峡移民的县(市)都对移民子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根据移民子女的经济条件差和文化基础知识比本地子女差的情况,一是普遍进行了助学,小学生每人300元,中学生每人400元;二是同市教育部门协商,移民子女中考加5分录取。这些做法得到了三峡移民的一致好评,对促进三峡移民早日融八南通社会,为南通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各级关工委还发动“五老”做好对网吧的义务工作,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起了很好的作用。
4、基层关工活动有了新的载体,推进了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如何推动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如何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根据多年的经验,要靠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的创新,活动是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命。如果有了组织队伍,而不开展各种教育、关爱活动,就等于是空架子。我们的体会是要选择好运用好创新的活动载体,就全国各地和我老秘网市推广活动来看,有“老少共建”、“ 老少共乐”、“十个一”活动等等,就我老秘网市关工委来讲,从2000年开始,在基层开展了“双创”活动和“双示范”活动。这是在新的形势下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落实到基层的有效方法。所谓“双创”就是开展创关心下一代先进村和先进社区活动。从2001年到2008年,全市1436个行政村中有1050个村被评为先进村,在全市550个社区中有225个社区被评为先进社区。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进村进社区入户到楼院,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实到基层,对加强关工组织自身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推动村镇社区文明活动的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巩固“双创”的成果,推动“双创”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南通市关工委又从2006年开始在“双创”的基础开展了创市级示范村、示范社区的“双示范”活动。2008年底,市关工委组织检查验收组深入到村(社区)进行认真地考核验收,评选出28个示范村(社区),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5、关工活动阵地有了新的空间,为开展活动搭建了平台。
回顾关工组织建立的20多年时间里,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基地和活动阵地,也得到了不断扩大和发展。各级关工委利用当地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革命斗争史资源建立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各种形式的活动阵地。从我老秘网市的情况来看,先后出现了不少好的典型,以孙术为首的一批耄耋和古稀之年的老教师、老干部举办的关工园地,历时15载所办182期。有一批老教师、老干部举办的南通大学的“谈心屋”,有以离休老教师颜怡为首的知心奶奶群体,这些好的典型都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关工系统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随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后,为了构建三结合教育体系,我老秘网市城乡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拓展了基层关工阵地的新空间。市关工委在2005年12月在海门市召开了现场推进会,随后省关工委领导经过来通调研考察以后于2007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南通召开了全省关工委工作座谈会,会上推广介绍了南通创办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做法和经验。省关工委领导认为,南通创办校外教育辅导站是一大创新,是江苏省基层关工委在社会教育实践中的一大创造,认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三结合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平台,是“五老”发挥作用的最好舞台。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同志对海门市天补镇清澄书屋校外教育辅导站作了“花香蝶来,春华秋实”的题辞。随后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振环来通调研考察,又充分肯定了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功能和作用。今年5月7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市委领导的陪同下调查考察了崇川区钟秀街道城北村社区爱心家教校外教育辅导站和海门市德胜镇瑞祥村校外教育辅导站,顾主任在看现场听介绍以后,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很实在、很出色、很有成效。并给瑞祥村校外教育辅导站作了“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题辞。这成为我老秘网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目前我老秘网市共有各种形式的辅导站3032个,基本覆盖了城乡村镇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辅导员有近2万人。
三、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回顾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理论和实践,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统领;要进一步开创关心下一代事业,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来指导。如何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来开创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根据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提出的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要求,结合我老秘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认为必须做到五个结合:
1、要把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参加关心下一代事业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要贯彻好、践行好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好科学发展观、领会其真正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这是我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首要前提,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才能更好地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增强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融化渗透在关心下一代的每一件工作中,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不少同志对此还认识不足,学习的自觉性不强,甚至有一种学多学少无所谓的思想,殊不知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同样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我们一定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索青少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论。
2、要把坚持围绕中心和紧扣关心下一代工作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在围绕中心中做好关工工作。围绕中心开展关心下一代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急党政所急”的具体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工作目标上、行动上同党和政府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体现关工委的作用,做到有为有位。在关心下一代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至关重要。但如何围绕中心更好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呢?我们认为有一个如何结合得好的问题。我们要寻找好围绕中心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我们了解,关心下一代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宗旨和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每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目标的某一个阶段上的任务,做好和完成每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目标上向前走了一步。我们要在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时,就是要在围绕中心中培养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培养目标和做好中心工作前进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围绕中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时,一定要同关心下一代工作宗旨和根本任务结合起来。
3、要把依靠党委领导和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关心下一代事业。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既不能离开党委领导,又不能离开“五老”优势和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离开党委领导是不行的,离开“五老”优势和作用的发挥也是不行的。有的地方只强调党委要加强领导,而放松了关工委和“五老”的自身努力,同样是不行的。从近20年的实践中,我们亲身感受到党委领导的重要,也亲身感受到各级党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摆上了位置,真正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份。江苏省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六个一”做法,即明确一个定位、批转一个规则、形成一套制度、壮大一支队伍、突出一个主题、营造一种氛围,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关工委的作用。这为江苏省各级党委树立了好样子。在依靠党委领导的同时,关工委自身努力和“五老”优势和作用的发挥也非常重要。要做到尽关工委所能,主动作为。“五老”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从我老秘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获得中央文明委表彰的先进单位来看,这与广大“五老”成为六个方面的重要力量是分不开的。我在2008年第七期《中国火炬》上发表了一篇《充分发挥“五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文章中,总结概括了“五老”在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成为六种重要力量,即重要宣传报告力量、重要的辅导力量、重要的疏导力量、重要的监督力量、重要的关爱力量、重要的传承力量。在2008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和16个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上,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振环同志认为南通市关工委总结的“五老”对青少年培养教育六个方面的作用很好,并认为各地老同志大体上都在这六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老同志的积极性发挥好、保护好。
4、要把坚持抓点和以点带面结合起来,更好地以典型来推动面上的发展和创新。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二十三条中向我们指出“不断总结经验,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由此可见,坚持点面结合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对面上的情况我们要了解,要掌握,我们可以带着面上的问题,到点上去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我们又可以将点上的经验到面上去推广,达到整个工作的创新和提高。从我老秘网市开展的创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和先进社区的“双创”活动,就是首先推广了通州市创先进村和海安县海安镇创先进社区的点上的经验,然后在全市各个乡镇村和城市街道、社区普遍推开的,这是对关心下一代活动载体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实到基层。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到点上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面上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和创新。
5、要坚持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关心下一代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我们一方面要在多元多变的影响中,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以此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另一方面要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该看到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实际问题增多,帮助一部分返乡青年农民、就业、创业显得非常迫切,我们应该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这一工作,更好地体现“想青少年所需”。我们还应该看到往往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我老秘网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有一个叫葛强的男孩子,父亲是智残、母亲是肢残,经济上很困难,同时这个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很少与孩子交流,产生孤独感。知心奶奶知道后,一方面帮助他解决经济上困难,同时对他加以心量疏导和思想工作,使他感到社会的温暖,增加了自信心,2008年考进了南通职业大学。
以上是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孔之见,仅作为参加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的理论研讨会的一种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