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熟练掌握公言公语
所谓公言公语,说白了,就是要会说话,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说话的时候闭嘴,见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乍一看,人做成这样,会显得虚伪,但这是在公务员职场混的必备技能,必须认真领会学习领悟。否则,轻则寸步难行,重则常背黑锅。那么,如何做?鄙人认为:6 L1 B! v5 v- o* [; Z C5 M* z2 D
& a$ ]4 L; X3 K$ p
首先要有技巧的说。 6 T$ j% m d. ^$ W$ X( n- H
1 ^+ X/ {, _9 W4 v3 J% a5 o* N比如副书记问你一个涉及机密的事情,我说“这个可能要请示书记”,或者你通知开会,你通知了,对方推脱请假,你可以说“这个可能要和大领导请假”或者“你看应该用什么理由给您请假”,这是会转;比如你叫我办一件不好办的事,我不好表态,找个理由搪塞,这是会推;比如你告诉我一件事情,要我承担共犯的结果,我随便“嗯”一下,继续装糊涂,这叫会应;再比如,你想让别人给你办什么事,你和别人说“领导刚刚问到”,这是会请。因此,所谓会说,就是要把不想办不能办的事情推掉,把难办的事情转走,把想办的事情快办,既不得罪人,又不让自己难受; 8 w3 [1 H; R) G% G" N
8 e! v. g& F5 e3 A6 a' L
其次要常说客套话、赞美话、漂亮话。 3 ~/ k6 C( g7 k9 K: D
* V: j, U) r& q$ o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不管是否真心,客套话,场面话,好话,总是让人听起来感觉温暖。说到妙处,沁人心脾。嘘寒问暖间,人际关系自然水到渠成。这就要求平时多记多看多听多学。比如某些领导,听说你因病请假了,第一句话会问,病好些没。听说你家里有事请假,就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让你顿觉温暖,甘心为组织继续付出。公事公办自然简单,如何把公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拉近,这才是水平。 * E7 Y7 c, k" X
4 h/ [6 ~3 U7 {- b' W. b再次还要把握时机说。 # g, `2 h$ t! M2 O a& Q
0 m8 `6 M) }5 `0 r6 p- `( C
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得把握说话的时机。比如汇报工作,如果领导比你汇报的还要先知道,那就被动了,所以汇报一定要及时。又比如,找领导批文,一定要留给领导看文思考的时间。不能在他认真干活去打断,也不能在他和别人交谈的时候瞎搅合。再比如检讨错误,如果难免会被领导发现的问题,一定要提早作出检讨。既是让领导心里有底,更是体现自己的态度。什么都等别人来发现,一切就晚了。当然前提是会被领导发现的问题。如果领导不会发现的问题,还是不说为好。领导都没看出错误,你自己提出来,那是打自己嘴巴。所以该检讨的时候检讨,那是态度正确,不该检讨的时候检讨,那是沉不住气。 - E& N* N. V" B* a* v
& m) t$ n3 `9 i: H% s2 S% m0 N
知道如何去说,还要懂得哪些不说。 5 z* X8 q2 T: C6 A/ q
6 P# X0 O; k- X0 F0 {. I
俗话说,“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那些说话常常“脱口而出”“不假思索”的人,往往是缺乏阅历的人。因此,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没想好的不说,否则领导一问,啥都不知道,让人感觉做事不靠谱。没确定的不说,对于临时改变的事情,适当的放一放,或者再进一步核实,防止消息不准确;没意义的不说,尤其向领导汇报工作,没意义的话会打扰领导的宝贵时间,更会让领导感觉抓不住重点,逻辑紊乱,从而影响对你个人的评价。
: h! y5 e3 g( F8 g/ S
/ ?, _1 E9 ^* a8 |' L1 \5 t* I2 J
! S5 b* O: ~, n2 q+ l* g+ `& k1 q4 x M( p) Q" k
二、要切实抓住主要矛盾 机关工作事情纷繁复杂多如牛毛,分清轻重缓急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如何从中捋出重点,是决定一个人工作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的重要方面。. N/ S. K9 @4 Q, J; Z, {+ [
. v$ [6 a) I2 u+ T0 \
; v0 H% Q7 B O! u+ ]2 h4 }1 T1 D0 j, d% K4 H
抓重点领导。
% {; b$ i/ `) p8 G/ J' p4 x" E; y& |3 N& u: Q0 v, D4 _& c; x! ?" B
一个单位里,一把手就是重点领导。市里是市委书记、市长,部门里是局长。这些都是大领导,一句话可以让你一无所有,所以必须重点抓好。即使其他人都没服务好,只要大领导一句话,你还是有机会的。而即使你博得所有人的眼球,大领导不点头,你依然没辙。机关里,没有人愿意为你死谏保举,更多的,只有“我欣赏你,但我无能为力”。 " k9 p: X+ ^; ~% C3 d
- C& X# U* r' a" l; t) [+ f6 B2 U那些能决定你命运的直接上级,同样是重点领导。 . D7 a4 q( J Q) D; _
4 v# I" t* @6 i' L: ~' a( n" s( u( m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你再能干,也很少能进入大领导的法眼,你所面对的,通常是直接管你的直接上级。一般来说,管你的人有三个,一个是你的直接领导,一个是分管领导,还有一个是你们部门的领导。前两者对于你的工作了解得比较清楚,会对你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而后者虽然不直接面对你,但他是决定你在部门里发展的关键。所以,在他面前,你连送份文件都最好带跑的,切不可大意。 Z, p0 n; ~! O0 U3 `7 {$ a$ \) h
, D7 c7 H! F8 Q: s; A7 `* `
抓重点工作。 9 o; ~. y! M |
8 z$ s8 Q1 V( e. P6 L: _; h1 V一是要牢牢把握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越俎代庖,也不尸位素餐,保证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落实好。比如,你干会务工作,你就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是确保自己跟进的会议、活动万无一失,领导外出调研你要提前通知清点人员,领导出差你要办好外出手续合理安排行程,领导要开会你就要定好会议室通知好人员准备好材料。二要切实分清轻重缓急,保证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进行。机关工作有时候事情纷繁复杂,很多时候会出现同时几个领导都布置工作,这就要求有通盘协调处理的能力。同样急的事情,如果都要花费不少时间,那就抓主要领导,但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免让其他领导觉得你不重视他的工作。
' C# a3 q! K; L }/ y# J
1 b! ]) b; C$ ?* q抓重点环节。
2 j! f% g( F5 x% P
4 B$ ^. D# [2 c$ N有经验的领导不会事无巨细的追问很多细节,而一般只抓重点环节。比如,会见客人,他只会问客人能否及时到。至于在哪里会见,会见场地怎么安排,陪同会见的其他人有没有到,这些都是次要的。所以,所谓重点环节,就是能够影响整个工作能否如期开展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些环节出现差错会产生无法弥补的差错,像会见的客人,工作会议的汇报人,大会的发言人等等,这些都是重点环节。 , m& T% U6 H0 D: J( m) g1 d
+ {$ d+ D3 Y! R% V8 ?: J- }
% C* J. C1 l% ?
" V; T- _5 i7 K& \0 P& F8 k Q) d三、要时刻注意自我保护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在机关单位,你上去了,意味着别人就上不去,你在这个位置,意味着别人就到不了这个位置。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决定了你必须时刻紧绷着自我保护的弦,只有不出错不犯错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自我保护不仅仅因为担心有人害你,毕竟害人者还是比较少的,很多时候而更是一种工作需要。不管办文办会还是写材料,都难免会有别人工作过的烙印,或者是别人报来的文,或者是别来提供的数据材料,而这都有出错的可能,你只有小心斟酌,才能尽可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4 t5 ?5 U f3 k6 f5 _8 y8 F. t
3 g* f9 S8 M9 J; e一要时刻注意做事要有依据。
: D& F( l; I' z; l9 x
% H7 j2 @+ ~/ ?7 b* [$ I机关里做事,凡事要讲究个说法,上至撰写材料,下至通知一件事情,都要有个说法。比如撰文,你的材料有没有什么依据,中央、省、市是怎么说的,你的数据从哪里得来的,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不是最新的,这些都有严格规范的,丝毫马虎不得。又比如通知一件事情,你的信息谁告诉你的,哪个部门通知你的,有没有书面通知,这些就是依据。只有把这些依据说清楚,你才能理直气壮的做事,也只有把事情依据说清楚,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为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释。 5 d0 V6 f. ~- E0 a' G
& G7 N- g [+ Q0 S8 j
二要懂得随机应变。 4 o# @+ j) P5 w) L
7 e7 N: f0 }, F$ @ |